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信息化微型课程开发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场所学习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对于组织还是个人而言,其都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这些技术也为工作场所学习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微型课程具有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灵活适应和“以人为本”的特点,其能有效适应工作场所学习灵活多变的特征,适合作为在职人员在工作场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学习资源。但是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信息化微型课程的开发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立足于工作场所学习和信息化微型课程各自所具有的特征,除了分析工作场所学习中课程存在的合法性,还对工作场所学习与信息化微型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和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为开发适合工作场所学习的信息化微型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开展了与工作场所学习和信息化微型课程开发相关的调查研究,这项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以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都做了详细说明。此项调查主要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在职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做出的统计分析,初步掌握了在职人员对信息化微型课程的认知以及他们在课程内容、课程开发主体、学习支持服务和课程实施应用方面的特征与需求。最后基于以上的逻辑关系分析和相关调查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信息化微型课程开发策略,所提策略分别从课程认知、课程开发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开放主体、课程内容与形式以及课程管理平台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此外,在论文最后初步拟定了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信息化微型课程的评价标准,以期为相关信息化微型课程的认定和开发提供相应的依据。
其他文献
大规模MIMO系统具有巨大容量增益的同时,所付出的代价是射频链路数目增加带来的高昂成本开销,以及基站端高复杂度的大型天线阵列完全收发机的设计。天线选择技术则是解决上述
目的研究分析科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互换沟通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分成两个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为一个阶段(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进行患者
本文以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采取的原则入手对其综合治理策略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