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都有一个学好数学的心愿是显然的,仅升学而论,数学分数在中考和高考总分中的权重就足以引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高度重视,还何况数学学习的好坏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升学后专业的选择以及毕业后就业面的广度等。 然而,即便学习数学是如此的重要,但依然有许多的学生学习数学时并不投入,怕学数学甚至放弃数学学习的学生为数不少。究其原因,我们来看心理学的一个发现:“人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因为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调节。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所以,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于是,我们不难得出上述学生之所以学习数学持这种态度是因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即数学自我效能感)低或者没有自我效能感。故,作为数学教育者关注和研究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就数学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性质、功能、结构、测量、来源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学习的调节等方面逐一展开论述。在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这个章节上则给予了较多的描述,而这也正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可操作性是本文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