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采用DR成像技术,对有膝关节退变患者腰椎骨性结构参数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参数变化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相关关系;2探讨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1病例资料的收集,1.1病例来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179例因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住院的患者,男性58例,女性121例;1.2纳入标准: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僵硬、酸痛、肿胀等症状。并排除膝关节先天畸形、感染性病变、肿瘤、类风湿以及有明显外伤史或既往有骨折、脱位史等。
2参数及其测量方法,2.1投照设备及投照方法投照设备:本组病例均采用PHILIPS OPTIMUS型DR系统,其配置Canon CXDI-50G非晶态硅型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投照方法:①腰椎侧位投照方法: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双上肢上举抱头或放于胸前,腰背部平面与台面相垂直,棘突后缘置于台面中线外6~8cm处,双髋及膝部屈曲,与躯干约呈90°,在腰部软组织与台面之间垫以棉垫,以使腰椎与台面平行,避免椎体间隙影像的重叠,胶片上缘包括第12胸椎,下缘包括全部骶骨。X线管球中心线对准髂嵴上3cm处,垂直投照。②双膝关节站立负重前后正位及侧位:正位:患者双脚并拢贴紧平板探测器,中心线对准两膝髌骨下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侧位两膝分别屈膝成弓步状,股骨干与胫骨干之间约成135°,中心线对准髌股关节垂直射入。2.2参数测量①腰骶角(骶骨倾斜角)用蔡和等改良Fergusons法:引出的负重线始于L1椎体前上缘A,终于L5椎体前下缘B及骶椎前。有了负重线,水平线EF即可作出,再做出S1上缘线DE,测得腰骶角度(∠DEF)。②胫股关节内、外侧间隙的测定:在膝关节X线正位片上分别找出股骨内、外髁最低点测量其与胫骨上关节面的垂直距离即胫股关节内、外侧间隙。2.3误差控制各参数由两人独立测量,取其测量平均值。
3病例分组,随机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无膝关节退变的腰椎、膝关节X线片作为对照组,共111例,与病例组179例比较、分析;根据性别差异分为男女组。
4统计方法: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多组均数之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组均数之间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可信区间取95%,即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情况:两组平均年龄均为54岁,经过秩和检验(Z=0.595,P=0.441),两组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性别情况:经过卡方检验(x2=3.472,P=0.062),两组性别比较统计学意义(table1、2)。
2病例组与对照组腰骶角均值比较:病例组腰骶角均值为44.85±8.26°,对照组腰骶角均值为34.69±6.99°,两组腰骶角值经过t’检验(P=0.0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有膝关节退变的患者其腰骶角值大于对照组(table3)。
3病例组与对照组股胫骨关节间隙比较:病例组内、外侧关节间隙分别为0.44cm、0.56cm,对照组内、外侧关节间隙分别为0.60cm、0.65cm,经过秩和检验(Z=-14.25,P=0.00;Z=-8.82,P=0.00),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4根据膝关节增生的程度分为1-3级,其中仅有一块骨增生的为1级,两块骨增生的为2级,三块骨增生的为3级,不同增生分级间腰骶角比较做方差分析(F=28.94,P=0.000),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各级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增生的程度越重,其腰骶角值越大。(table4)
5病例组腰骶角与股胫骨内、外侧关节间隙均呈负直线相关(rs=-0.371,P=0.000;r2=-0.218,P=0.003),随着腰骶角的增大,股胫骨内、外侧关节间隙减小;对照组腰骶角与内、外侧关节间隙均无直线相关关系。(table5)
结论: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患者其腰骶角值大于正常值,并且腰骶角值与膝关节退变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