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和性选择》出版之后的一百多年来,人类的婚姻制度(或婚配制度)与配偶选择一直是人类婚配行为乃至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人类婚配行为进化机制的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在本论文中分析和探讨了影响人类婚配制度和配偶选择的因素。 在本论文第二章中,作者对居住在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摩梭人的“走婚”婚姻制度中男性投入的进化机制进行了探讨。摩梭人(也称纳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他们通常居住在包括三至四代母系亲属的母系大家庭中,家庭成员包括外祖母、母亲、兄弟姐妹、姐妹的子女及其他母系表亲。摩梭人“走婚”婚姻最重要的特征是成年摩梭男性不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同住,在摩梭人传统习俗中成年男性可以不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但须为其姐妹的子女承担抚养责任。在“走婚”婚姻中女性与母系亲属一起居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在抚养后代时可以得到母系亲属的帮助),而男性为何更倾向于将自己的资源投给与其亲缘关系更远的姐妹的子女则一直是人类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一个难题。基于Hamilton的广义适合度原理,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男性为何偏向母系亲属投入的新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当家庭内部的资源共有时,任何投入都会被家庭成员平均分配,因此和自己家及妻子家的平均亲缘关系才是决定男性向哪一个方向投入的原因。一个广义适合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男性投入的最优分配与父权不确定性和共同居住的女性亲属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同居住的姐妹(或其他女性亲属)越多,男性越倾向于将资源投入给自己的母系家庭,而减少对自己妻子的投入。在农作物播种期摩梭人劳动的数据证实摩梭男性更多在自己家的田里耕作,而较少在妻子家的田里劳动。理论模型还显示父权不确定可能是导致男性在整体上比女性付出较少的原因,但不是导致男性偏向母系亲属投入的原因。因此,摩梭人的“走婚”婚姻可以看作是在女性共同抚养后代的条件下最大化男性广义适合度的婚姻制度。 在第三章中,作者通过分析我国一个大型征婚网站(百合网)的数据,研究了当代中国人在选择长期配偶时其自身条件对择偶偏好与实际配偶选择的影响。在长期配偶选择过程中,为了维持相对稳定的配偶关系,个体并不会盲目选择身边条件最好的异性个体作为配偶,而是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异性个体。基于Trivers的亲代投入理论,一般观点认为由于男女两性生理特征不同(即在生育过程中女性对后代的投入要大于男性),两性间在长期配偶选择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更重视女性的外貌条件,而女性更重视男性对自己投入的意愿和能力,亦即重视异性个体的生殖潜力。配偶选择的生殖潜力匹配假说认为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生殖潜力相当的异性个体作为配偶。但同时人类行为生态学家也注意到男性和女性对配偶的要求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人们更喜欢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似的异性个体作为配偶,并且实际配偶间在各个方面均具有相似性。这一现象被总结为所谓的条件匹配假说。目前学术界对生殖潜力匹配假说和条件匹配假说在配偶选择中的作用尚有争议。本研究共包括27183位百合网用户的数据,其中还包括590对通过该网站找到配偶的用户。通过对这些用户的自身条件与其择偶偏好和实际配偶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假说均被支持,但无论自身条件与择偶偏好之间的关系,或与实际配偶选择之间的关系都更支持条件匹配假说。因此,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婚配选择过程中个体更偏好与自己在各方面相似的异性个体,并最终与相似的个体结为长期配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