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于海洋环境下的雷达面临较为严重的海杂波的影响,海杂波统计模型的研究对最优检测算法设计和雷达性能预估有重要作用。杂波特性的研究在雷达系统设计、雷达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以及遥感等应用中有重要地位。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采用统计方法研究海杂波的特性,随着新理论和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尝试用更好的办法研究海杂波。本文对海杂波的分析与建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根据K分布杂波的两个正交分量可由两列相互独立的高斯矢量的加权乘积和精确或近似构成的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关相干K分布杂波建模与仿真方法。相比经典的零记忆非线性变换(Zero Memory Non-Linearity;ZMNL)和球不变随机过程(Spherically Invariant Random Process;SIRP)法,该方法可以仿真自相关函数为任意复数的杂波序列,同时由于不需要进行非线性变换,新算法的运算速度得到显著改善。对海杂波的非平稳特性—海尖峰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时间、频率和能量3个方面对雷达海杂波的尖峰效应重新进行定义,并根据新的定义,给出了海尖峰的空间、时间和频率统计方法,为海尖峰非平稳性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方法和工具。将连续型隐马尔可夫模型(Continuous Hidden Markov Model;CHMM)用于海杂波建模,把海面回波分为平稳海杂波、海尖峰和目标3个状态,使用高斯混合密度模型(Gaussian Mixture Density Model;GMDM)建立各状态观测值的连续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使用Baum-Welch算法对CHMM的参数进行计算和重估,同时修正了基于GMDM的CHMM观测值状态联合概率公式,解决了GMDM参数迭代求解过程中分母下溢出问题。为海杂波建模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给出了一种更为符合海面实际情况的基于未充分发展海谱的分形海面模型(Non-fully Developed Full-range Fractal Model;NDFFM),使用双尺度法计算了NDFFM海面的后向散射截面,讨论了NDFFM海面各形成参数与散射截面的关系,研究了动态散射场幅值分布,结果表明在大特征斜率下散射场服从K分布,随着特征斜率的下降,散射场分布向瑞利分布退化。最后将计算数据与传统的分形模型和实测雷达数据进行比对,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介绍了雷达杂波信号的建模与仿真原理,将杂波建模理论与工程实现相结合,给出了一个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irect Digital Synthesis;DDS)的雷达目标杂波信号模拟系统的设计实例,该系统采用了软硬件相结合形式,能灵活生成包括地杂波、海杂波、云雨杂波、箔条杂波在内的多种信号波形的雷达杂波回波信号,以及包括常规脉冲、线性调频、非线性调频和相位编码在内的目标回波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