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酶电极的制备及生物传感与生物燃料电池应用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ao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酶电极是构建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单元,可应用于人造器官、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工程等多种领域。目前,酶电极的研究面临着稳定性不高、生物相容性不够等挑战,而选择合适的酶包埋材料及酶包埋方法,则是构建催化性好、稳定性高的酶电极的核心要素。  基于此,本文合成了几种不同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并以此作为电极材料,构筑了酶电极,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具体概述如下:  1.合成具有多维多孔多向形貌的花状钴酸镍纳米材料,基于NiCo2O4/GCE对NADH的催化氧化,在没有任何电子媒介作用的情况下将NADH的起始氧化电位降低到了-0.1V,对NADH检测的灵敏度为4.8μA/mM;将其应用于利用NAD+依赖性脱氢酶的生物传感器,进一步构建的酶电极GDH/NiCo2O4/GCE,对葡萄糖响应迅速灵敏,灵敏度高达13.43μA/mM。  2.制备碳纳米点与金纳米粒子的复合物,基于胆红素氧化酶的直接电子转移,构筑了BOD/CNDs-AuNPs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得到O2起始还原电位为0.6 V。在与GDH/NiCo2O4/GCE组合构成生物燃料电池后,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OCV)是0.475 V,最大输出功率(Pmax)是2.8μW cm-2。  3.合成介孔ZnO纳米片材料,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多孔ZnO纳米片构建了一个直接电子转移型的酶电极Gox/ZnO/GCE。通过一系列的电化学检测,证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计算得到葡萄糖的检测限(LOD)是2.8μM,米氏常数(KMapp)是0.208 mM。
其他文献
1.以对苯二胺和芳香醛为原料合成双席夫碱,后与亚磷酸酯加成合成了两种结构类型的18个未见文献报导的N,N-对苯二胺基二苄基膦酸酯类化合物.2.对以上所合成的化合物用IR、UV、
众所周知,计算机实验是理论和真实实验之间的一个桥梁,为一些难以验证理论的提供了非常好的测试手段.石油与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被吸附在微孔中,在通常情况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手性杯芳烃衍生物,并通过电喷雾质谱及红外、紫外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确认为目标产物,进而对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及旋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学位
全文共三部分.一.胶束、反胶束、微乳液等属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系.通过染料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染料在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胶束介质中的位置及增溶位置处介质微
该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第二部分:固体超强酸Nafion-H催化下烷基酚的合成.第一部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可分为两章:第一章
配位聚合物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及独特的物理性能而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磁性材料、催化、电化学、分子识别、离子交换、气体储存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吡嗪羧酸类配体因其配位能力强以及配位模式的多样性,因而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吡嗪-2,3,5,6-四羧酸是一类含有N、O多齿功能的氮杂环配体,能与不同的金属以不同的配位方式进行配位,有利于形成结构新颖的配合物。本论文选用吡嗪-2,3,5,6-四羧酸作
目前,低锑或无锑合金正极板栅表面生长的高阻抗层仍然是影响密封免维护铅蓄电池深充深放能力和电池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种高阻抗层的形成现象与铅合金阳极氧化物膜的生长机
该论文使用Co-γ射线辐射技术,在常温常压下分别于水体系、乙醇体系、乙二胺体系、微乳液和乳液体系中,成功地制备了纳米金属、硫化物、硒化物、氧化物以及金属/聚合物、半导
论文由羧酸配合物的研究概述和另外四个部分研究工作组成.该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综述部分简要地概述了羧酸根不同的配位方式及结构变化的多样性;对羧酸配合物的结构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