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江南系宗祠形态比较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rc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儒教文化中,宗祠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宗祠作为儒教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明显的地域风土特征。宗祠是村落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建筑规格为最高等级,风水布局也最为讲究。随着宗族的世代沿袭,祠堂的建筑形态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从当今有关宗祠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研究是以某一地域或单个宗祠为对象,仅探讨有限范围内宗祠的建筑特色,有关宗祠的类型化研究或比较式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语缘”为线索,在现有风土建筑区划的基础上,选取江南系三角区作为研究范围,梳理江南风土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宗祠建筑。更重要的是,从建筑形态的角度,展开对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内宗祠的比较研究,并通过可读性的图示语言寻找吴系、徽系、赣系宗祠建筑形态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进行了既往研究综述,并介绍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语系-语支的概念来划分风土区系,选定江南系三角区——吴徽赣来深入研究,进行风土建筑谱系基质特征的解析,为接下来研究宗祠的建筑形态打下基础;第三章分别研究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内宗祠的建筑形态特征,从宗祠的选址布局、平面形制、空间序列、结构体系、立面造型以及装饰特色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各语系宗祠建筑形态的共通性;第四章综合比较三大区系的宗祠建筑形态特征,寻找共通性和差异性,准确定位地域特色,梳理并总结江南系传统宗祠内在的文化内涵,提取具有可识别性的地域符号,以强化各语系的风土特征;第五章为关于宗祠建筑形态研究的启示,主要结合宗祠建筑的保护现状,对传统宗祠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有关宗祠的保护理念;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认为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的江南系宗祠具有语缘合力影响下的特色建筑形态特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整理大量宗祠案例的方式,试图围绕匠作谱系中心来研究语缘影响下宗祠的地域特征,以全新的思维发现宗祠的建筑艺术价值,强化宗祠建筑在传统乡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现阶段宗祠建筑的保护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型保护理念,以期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其他文献
氢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二次能源,而电解水是有前景的制氢技术。目前使用的贵金属材料电解水催化性能优异,但资源少、价格高,严重制约其应用。因此,研究廉价、高效的非贵金属催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HBsAg-IaC)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CHB)病毒学特点的异同。方法对连续收集的HBsAg-IaC(n=187)和e^--CHB(n=99)采用直
给出具有Rankine模式中尺度气旋的模拟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利用中尺度气旋近似轴对称性及径向速度几何关系和付氏转换,建立GBVTD方法,定量分析模拟的中尺度气旋内部流场结构,并利用郑州714CD多普勒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藏族 HBe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 HBeAg 阳性的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口服恩替卡韦0.5 mg/d 治疗48 w。每3个月随访1次,治疗1
<正> 图书资料除因复印、阅览时的人为损坏外,还与光线、温度、湿度等藏书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并且随着藏书年限的增加,纸色变黄、失去韧性、易折损;加上虫害,往往造成严重损失。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些环境因素,造成图书破损的根本因素则是纸内所含的酸性物质。这在国外的大量调查研究中已普遍得到了证实。为了引起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资料纸张劣化问题的注意,本文将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些介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纷乱、政权更迭,大一统帝国文化崩解。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玉事凋零、无玉可谈。然笔者认为,玉器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工艺的停滞或创新、玉文化的继承或转变,
目的:探讨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非典型部位(侧脑室、脑内、小脑、脑池、松果体区、眶内、颈静脉孔区、鼻窦)脑膜瘤的MR表现,3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蛋白Bel-2和Bax表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正常组)和高脂饲料喂养组(模型组),连续喂养12周后,测定
本文应用一个定常态、线性原始方程三维谱模式模拟出全球200百帕定常波的结构特征。同时还考察了模式大气对纬向平均风场和温度场的线性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