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文/GNSS的高轨卫星自主导航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po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轨卫星在预警、通信、气象、空间探测等领域的应用优势日益显著,应用需求日益迫切,导航精度和自主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兼顾自主性与导航精度要求,围绕高轨卫星天文/GNSS自主导航方法展开研究,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概况如下:  (1)提出了基于紫外敏感器和GNSS测量信息的高轨卫星自主导航方案。建立了导航系统所需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观测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着重分析了单一GNSS星座和联合星座主瓣、主旁瓣信号的实际可用性。仿真结果表明:当只接收单一GNSS星座的主瓣信号时,GPS系统可用性最佳,GLONASS和现有BEIDOU系统次之。当高灵敏度接收机同时接收GNSS星座的主、旁瓣信号时,联合GNSS星座可用性最好,故后续组合导航系统仿真拟采用联合星座提供的GNSS测量信息,以达到更好的导航性能要求。  (2)提出了基于Fisher信息阵的高轨卫星紫外/GNSS组合导航系统可观性研究方法。以系统状态C-R下界为度量的Fisher信息阵法,定量分析了两种不同紫外观测模型下系统状态估计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在紫外等效安装误差的观测模型下,3个旋转误差角中的x轴安装误差角始终不可观;在紫外等效像素误差的观测模型下,2个像素误差始终可观。以可观测矩阵条件数为度量的PWCS方法取得了与Fisher信息阵一致的系统可观性结论,进一步验证了该可观性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组合导航策略影响因素对高轨卫星自主导航系统状态可观度的影响,并由此得到考虑紫外数据更新周期、可用星集合、导航星座在内的最佳高轨卫星自主导航策略。  (3)完成了基于扩展状态法和最小二乘法的高轨卫星紫外/GNSS自主导航系统在轨标定。引入90o偏航机动的扩展状态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紫外等效安装误差观测模型,考虑紫外敏感器和GNSS测量信息时,绕x和y轴的安装误差角估计较为准确,但绕z轴安装误差角的估计精度相对单纯紫外敏感器导航提升了50%,而且在丢失GNSS信号的轨道段内单纯紫外敏感器导航的性能保持效果较好。对于紫外等效像点误差观测模型,考虑两类测量信息时,x轴像点误差估计较为准确,但y轴像点误差的估计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高轨卫星组合导航系统在轨标定方法与上述方法的误差估计精度相当,组合导航精度相当。  (4)设计了具有较好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高轨卫星组合导航仿真平台,构建了导航系统的三类基本模块,并借助具体高轨卫星自主导航任务验证了该数字仿真平台的功能以及自主导航算法的性能。
其他文献
在对产品数据管理及其相关技术的论述的基础上,针对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相应功能模块的实现,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构想和解决方案,并在基础上给出了相应模块的实现和应用实施.
用软件助机械产品的概念设计是目前构筑CAD软件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混合运用基于事例的设计方法(CaseBasedDesign)和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ModelBasedDesign),力
学位
分流叶片已大量使用于离心叶轮,但有关分流叶片的设计准则还不成熟,仍然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基于MTE-D微型涡轮发动机,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开展了分流叶片的长度和周向位置、叶尖间隙等对微型离心叶轮性能耦合影响的研究。主要工作有:1、采用S-A湍流模型,分别采用网格总量为60万,86万,110万,115万的网格对所研究的微型离心叶轮数值计算,分析得到网格密度对叶轮性能及叶轮内流场参数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选
该论文以该校飞行器设计学科实验室建设课题--"JB-1号卫星姿态控制地面仿真系统"为背景,对此系统研究过程中的星体姿态控制仿真、敏感器联合定姿及单轴台伺服系统的具体实现
红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基于红外技术自身的特性及其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各发达国家都争相发展红外技术。红外仿真技术是红外技术中的一个分支领域。很多限制条
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是一种具有优秀综合性能的推进系统,空把涡喷发动机超音性能和涡扇发动机亚音性能统一到了一台发动机上.双外涵变徨发动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单
基于随机过程及信号与系统理论研究了雷达接收机中热噪声的平均功率计算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影响雷达探测结果的各种干扰模型及进入雷达接收机的干扰功率计算方法;对各种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技术建设步伐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及控制研究进行研究,对电气自动化发展情况以及在
三维实体建模是当前CAD技术应用发展的方向.在多年曲面造型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将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相结合,论文在进行曲面实体造型研究时作了以下工作:1.总结了当前几何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