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在以往的临床诊断中,血管瘤的命名和分类比较混乱,往往不加区分的将“血管瘤”一词用于多种血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畸形。血管瘤是由内皮细胞大量增殖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其内皮细胞分裂率异常增高,并且有自发退化的倾向;血管畸形是胚胎血管发生过程中的结构异常,其内皮细胞分裂率正常,而且血管畸形不会自发的退化。根据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并结合临床,将血管瘤的自然病程分为增生期、退化期和退化完成期。目前,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有的研究发现,内皮细胞的增殖状态的改变、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和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在血管瘤不同时期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不平衡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有密切关系。目前的实验研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焦点的是血管瘤自发消退的机制。已有研究发现,在血管瘤组织中存在着较高的细胞凋亡率,而血管畸形中则没有,那么为什么血管瘤可以自发消退而血管畸形则不能,其机制是否与细胞凋亡有关?Bcl-2、Bax、Fas和Caspase-3是在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具有比较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蛋白质,也是近年来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Bcl-2、Bax、Fas和Caspase-3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较多,而在良性肿瘤中的研究尚不多见,在血管瘤中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讨Bcl-2、Bax、Fas和Caspase-3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本课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增生期、退化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中Bcl-2、Bax、Fas和Caspase-3的表达。 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996-2001年皮肤血管瘤存档蜡块4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2月,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30.3岁。蜡块切片厚5μm,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按Mulliken分类标准并结合PCNA的表达进行分组,增生期血管瘤27例,退化期血管瘤22例,另取瘤组织周围正常皮肤组织5例作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cl-2、Bax、Fas和Caspase-3在以上各组中的表达,并结合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Bcl-2、Bax、Fas和Caspase-3的这些细胞是血管瘤组织中的内皮细胞。利用HPIAS一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cl一2、Bax、Fas和Caspase一3在以上三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 结果:Bcl一2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尸<0.01);Bcl一2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尸>0.05)。Bax、Fas和easpase一3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尸<0.01);Bax和Fas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尸<0.05);Caspase一3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Bcl一2、Bax、Fas和caspase一3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Bcl一2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的增生。Bax、Fas和Caspase一3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由增生向退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