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绿霉病是柑橘果实重要的采后病害,在柑橘转运贮藏过程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用拮抗酵母菌进行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也是国内外生物防治研究工作者的新兴领域。本论文以柑橘采后病害生物防治为出发点,从果蔬表面筛选对柑橘绿霉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酵母菌,对目标菌株进行生防效力的测定和改良研究,并对目标菌株的生防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开发安全、对环境友好的生防菌剂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稀释平板法,从水果和蔬菜表面分离得到酵母菌株13株。进一步通过离体和活体条件试验,筛选到1株对柑橘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拮抗酵母菌株HP-10。离体和活体抑菌试验表明,菌株HP-10悬浮液能有效抑制绿霉病菌孢子的萌发;25℃条件下,用1×108 CFU/mL的酵母悬浮液处理柑橘果实2 d后,发病率仅为6.67%,病斑直径为2.14 mm,显著低于对照93.33%的发病率和53.31mm的病斑直径。 运用菌落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并结合18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对拮抗酵母菌株HP-10进行了鉴定,确定该菌株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marxianus)。 测定了钼酸铵、碳酸氢钠和茶皂素等外源因子与菌株HP-10结合使用对柑橘采后绿霉病的抑制效果。1 mmol·L-1钼酸铵、50μg·mL-1的茶皂素、2%的碳酸氢钠可以显著提升拮抗菌HP-10的生防效力。在自然发病率试验中,茶皂素、碳酸氢钠与菌株HP-10配合使用对柑橘绿霉病的生防效果分别为9.34%和10.33%,与化学杀菌剂抑霉唑300μg·mL-1防治效果相当。茶皂素、碳酸氢钠与菌株HP-10配合使用对水果品质(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无不良影响。 研究了菌株HP-10不同处理液对柑橘采后绿霉病的抑制效果,并研究菌株对采后柑橘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诱导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液处理柑橘果实,菌株HP-10悬浮液和培养原液对柑橘采后绿霉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培养上清液和热杀死液会加重柑橘绿霉病的发生;与对照相比,接种拮抗菌+病原菌能够诱导柑橘果实PPO、POD和PAL酶活性的升高。研究结果表明菌株K.marxianus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菌机理与营养和空间竞争及产生少量抗菌物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