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及其对沉积、油气成藏的控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储集层的探明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90%以上,是最重要的勘探目标层位。但目前济阳坳陷新生代沉积盆地构造转型的方式,盆地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构造对沉积体系及湖盆展布的控制作用描述的不够精细;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特别是对圈闭以及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还不够清晰。以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平衡剖面法,计算了济阳坳陷新生代不同地质时段区域第一主张应力的方向,恢复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史,探讨了盆地的成因机制及盆地类型;并进一步研究了构造对沉积特征以及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取得以下主要认识:   1、济阳坳陷新生代主拉张应力方向经历了:Ek-Es4时期为NNE向,Es3+2时期为NNW向,Es1-Ed时期为NWW向,新近纪和第四纪为近NS向。第一主应力方向与盆地断裂的活动性、沉积界面和盆地沉降史均能较好的吻合,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深部地幔热过程、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以及郯庐断裂等与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的耦合关系表明,济阳坳陷新生代盆地经历了:裂陷+走滑--走滑--裂陷--坳陷四个阶段,但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所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不同,所以其是一个以断陷为主,叠加走滑的复合型盆地。   2、根据断层的几何特征,将济阳坳陷的控洼陡坡边界划分为阶梯式、座椅式和铲式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边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存在差异。阶梯式断层边界沉积相带最宽,可能与同生断裂活动引起的边界多次后退有关;座椅式断层边界沉积砂砾岩体纵向上叠置厚度最小;铲式陡坡带沉积体系相带平面上相对窄,但是叠置厚度最大。根据控洼边界断层的构造演化特征,将盆内凹陷划分为2类:郯庐型湖盆和兰聊型湖盆。郯庐型盐湖盆主要特征是以NW、EW向断层控盆,北断南超;兰聊型原型盐湖盆主要特点是以NE向断裂控盆,孔店期南断北超,沙四段沉积以后为北断南超。   3、不同类型的控洼边界发育不同类型的圈闭组合及油气疏导体系。阶梯式陡坡边界发育古潜山圈闭,油气主要沿阶梯式断层作垂向运移;座椅式陡坡边界上盘发育滚动背斜圈闭,以马尾式及鹿角式次级断层系作为主要的疏导体系;铲式陡坡边界叠加了后期缓坡边界的特征,发育断鼻或断块圈闭,以盖层盆倾断层为主要的疏导体系。且油气圈闭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在时间上具有分期性。
其他文献
全省党史专题工作会议在泉州召开,是我们学习外地党史工作先进经验的好机会,也是对我市党史工作的鞭策和推动。 搞好党史工作,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服务新一轮创业具有重要的
渤海湾盆地区北部中生代地层分布、构造变形及演化特征对理解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构造变形范围及破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现代盆地分析和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和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强化开采措施的不断应用,地层流体场、应力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油、水井套管受力状况也越来越复杂,由此引起的破裂、
学位
在矿山岩石爆破中,由爆破引起的震动常常会造成爆源附近的地面以及地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颠簸和摇晃。当爆破震动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可以造成爆区周围建(构)筑物的破坏、露天矿边
西藏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位于拉萨地体南缘,发育驱龙、厅宫、冲江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铜、钼多金属成矿带之一。与弧环境下发育的斑岩成矿系统不同,冈底斯
地质样品的微量元素在地球的演化、成岩和成矿作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凭借着其强大的分
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和解释技术手段的限制,过去的研究中很难识别断距在5m以下的低序级微小断层,对萨南地区低序级的断层认识很少。大庆萨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大量难以识别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西藏南部聂拉木—樟木剖面出露的高喜马拉雅变质带主要由副变质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其次为伟晶岩和淡色花岗侵入体,区域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我们对其中的变质基性透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