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奇龄评点本《西厢记》,是《西厢记》评点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版本,他在其中发表了许多有关《西厢记》的看法,本论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论文由五部分构成。其中《绪论》部分,介绍毛奇龄评点本《西厢记》的学术价值、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考察毛奇龄对《西厢记》的作者、本事及其故事流变的研究,总结出毛奇龄关于《西厢记》的作者只能是王实甫而不是其他的观点;而《西厢记》的源头《莺莺传》,毛奇龄认为不过是元稹“偶有托”的作品,所以崔莺莺与张生并非实有其人;指出对于“西厢”故事的流变,毛奇龄也做了较为具体的介绍和分析,虽然他所列材料有所遗漏。第二章分析论述毛奇龄对于《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的基本看法,从格律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对毛氏的论述做出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毛氏对《西厢记》的格律方面诸如宫调的“出入”、曲牌的次第、“另读”与“犯韵”等问题的观点,整体来看,还是力求“实事求是”的,因此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他也犯有一味遵循“原本”甚而包括其中的错误的缺陷;而对于《西厢记》中的调笑语、方语、经史语、衬副语、教坊相袭语等不同语体,指出毛奇龄结合杂剧本身的特性,将其从传统的“曲”的大概念中分离出来进行思考,在周德清、王骥德等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杂剧创作的语言风格的体系。第三章考察毛奇龄论《西厢记》的叙事艺术,其中第一节通过从《西厢记》的全剧、“本”、“折”的三个层面的分析,认为毛奇龄是充分肯定《西厢记》的结构是严谨的;对于《西厢记》“楔子”的用调的认识虽然未必都是正确的,但基本符合元杂剧实际;对于“参唱”的论述则大体都是正确的;对于“曲”的结构,不仅认为《西厢记》如元人乔梦符所谓“每曲”都有“凤头、猪肚、豹尾”的特点,而且就其各折的套曲而言,也通常是如此的,从而将“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扩大到了套曲的范围。第二节探讨毛奇龄对于《西厢记》的叙事手法的看法,总结出毛氏曲白相生、步步转变、逐节递入、埋伏照应等基本观点,对毛奇龄有关《西厢记》的叙事手法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毛奇龄对《西厢记》的论述做出总体的评价,认为毛奇龄对于《西厢记》研究有得有失,但明显“得”大于“失”,特别是他的独立思考的治学精神,对于《西厢记》原来面目的探索,都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毛奇龄对于《西厢记》的研究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