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农村建设取得瞩目成效。河北平原地带的乡村,在工业迅猛展开和附近城镇的带动下,已有较大转型。而处于山区的村庄,经济水平落后、农民生活贫困,村庄大部分仍分布散乱、落后的状态。近年来,中央、省政府加大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扶持力度逐步加大,这为河北太行山区村镇整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截止2015年底,全省仍有7366个村庄427.4万人处于极度贫困、生产与生活没有保障的区域,其空间结构与功能亟待优化整合,研究河北太行山区村镇空间整合,有助于该地区村镇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全方位发展和扶贫对象脱贫能力得以提升,对于河北山区村镇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型村镇空间整合提供借鉴。 基于此,本文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应用反贫困理论、推力动力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点轴理论和簇团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量模型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山区村镇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研究,并构建了针对太行山区这一特殊地貌类型下的乡镇主导功能评价体系,提出了村镇体系构建原则。同时以贫困地区W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制定了河北太行山区适宜的村庄整合模式。 全文主要结论: 第一,以河北太行山区村镇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我国其他山区村庄发展的历程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太行山区村庄空间演变路径与趋势,即“形态萌芽-成长-成熟”3个阶段,村庄规模适度减少、乡村产业呈特色化发展。 第二,基于推拉动力理论,结合当前山区村庄整合背景和河北太行山区村庄现状,识别了能很好作用于村庄整合的动力因子,即拉力、推力和约束力。其中拉力来自外部支持,包括各级政府的重视、河北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和区域专项规划的支持;推力来自村镇内部,包括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文化活动缺乏等;约束力来自农户,包括山区农户整体素质较低、参与性较差等方面。 第三,首先,运用功能定位法和村镇体系构建原则,分析了W县13个乡镇的功能值,并进行了主导功能定位。其次,从W县村庄发展现状入手,应用对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了自然条件、经济社会、贫困程度、村庄空间现状等要素,结合各乡镇主导功能构建了W县村庄等级体系,计算出各乡镇保留村和撤并村的规模,确定W县13乡镇的主导产业类型,村庄空间整合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山区村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城镇化型、集聚型、搬迁型、整治型四种村庄整合模式及相应的发展引导策略。 创新点:本文从扶贫背景下对河北太行山区村镇空间整合进行研究,丰富了贫困山区乡村分散布局调整整合的思路,构建了适合河北太行山区的乡镇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