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景源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著名温病学专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6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临床经验。从师3年的时间里,跟随导师听课、侍诊,耳濡目染,深刻地体会到导师的教学风范与临床功力,受益匪浅。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系统、深入地整理总结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刘师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经验进行临床研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第二部分是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渊源主要源于中医经典著作。他认为,《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精气学说”与“藏象学说”,充满了辩证法,是非常先进的科学理念,直至今天,仍然闪耀着哲学的光芒,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对汉代以前中医临床医学的全面总结。《伤寒论》虽是以“伤寒”为名,但却不局限于外感病,对内伤杂病同样有重大指导作用。刘师早年曾精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至今仍时时翻阅并能将其中不少著名经方熟练地用于临床。刘师曾言,读仲景书不可死背,不必拘于原文,更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而是要灵活理解,综合运用。运用经方,应当善于拆分组合。根据病情需要,可将几个方剂拆分,取其各自的主要成分,组成新的方剂,或将经方中几个小方组合运用。如参附汤,就是取补气固脱的生脉散之君药人参,与回阳救逆的四逆汤之君药附子,组成了新的补气固脱,回阳救逆的方剂。古人这种对成方拆分组合运用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读经典,做临床”的典范,值得认真学习。刘景源教授精研温病40余年,对叶天士、俞根初、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大家的著述都有精到的见解。刘师遵吴鞠通《温病条辨》辨证体系,继承其师印会河教授的学术思想,主张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温热病,以三焦辨证辨湿热病并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刘师对辛凉清解法治疗温热病、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有独特见解,曾多次在全国各地作学术讲座进行推广。刘师在温病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在教学中加入亲身治验案例,深受学生欢迎。刘景源教授除熟读四大经典之外,对后世各家著作亦多有涉猎,所以能博采众长,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刘师临证处方用药从无门户之见,更无宗某非某之说,而是从善如流,择善而从。在临床中运用前人名方往往信手拈来,灵活加减。刘师常讲,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所针对的患者群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各有所长,都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但任何流派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在临床中不可存门户之见,而应当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第二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思想内容丰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对温病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和临床各科两大部分。刘景源教授从事温病学教学与临床工作多年,对温病学理论与温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殊深。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认为卫气营血辨证的核心是气血辨证,把温热邪气对人体气与血的损伤划分为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气的病变表现为卫分证与气分证,血的病变表现为营分证与血分证。三焦辨证是把温病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标示其病变部位以及传变规律。主张温病的定性应当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温热病的发展规律是沿卫→气→营→血传变;湿热病的发展规律是沿上焦→中焦→下焦传变。因此,在临床上主张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热病;用三焦辨证辨治湿热病。刘景源教授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认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侵袭人体,导致正邪相争;内伤发热的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在治疗方面,外感发热以祛邪为主,邪去则热退;内伤发热则以调理气血阴阳平衡为法,阴平阳秘则正安。关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刘景源教授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痰饮水湿类病变趋多。因痰饮水湿郁阻,气血运行障碍,清阳不升,往往见形体倦怠,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若诊为虚证,则越补越滞,反成胶着难解之势,应当用分消走泄法祛除痰饮水湿,浊气去则清阳自升。本文对刘景源教授的临床经验分为内、妇、儿、外各科,按系统进行了概要的梳理总结和研究。第三部分,刘景源教授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别用加味黄芪建中方和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将刘景源教授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10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脾胃虚弱证)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对照组予黄芪建中汤治疗。每位患者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通过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情况的比较,对比治疗前后评分值的改变,判断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两组在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黄芪建中汤,且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的远期疗效较好,刘景源教授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可推广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