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南博爱西金城遗址为个案,试图从环境考古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环境考古的研究现状及环境考古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其次对西金城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出土遗迹、遗物情况及年代推断等做了简单介绍。本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第三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是对西金城遗址古环境的恢复,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对西金城遗址的古地貌、古植被、古动物、古土壤、古气候等几个方面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复原。研究表明该遗址所在区域龙山时期的地貌类型以山前平原为主,北部为山地,东、南、西部至少存在三条较大的河流,遗址周边地区沼泽密布。植被应以阔叶树为主,农业植被有粟、黍、水稻、大豆、小麦(?)等。动物资料较少,但仍可判断当时本地区至少存在斑鹿等大型哺乳动物和各类软体动物及鱼类等。土壤情况,该地区第四系地层中始出现粘土,下部为棕红色至黄褐色粘土、亚粘土。中部为棕黄色、黄褐色亚粘土(黄土)具钙质结核、铁锰质结核。上部为褐黄色、黄色亚粘土、亚砂土等。发掘表明西金城遗址周围还存在沼泽土。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看出该地区龙山时期气候特点如下:西金城龙山时期年均气温高于现今,冬季不结冰,年降水量大于现今水平,气候特征与现今长江流域相似。文章第四部分是建立在第三部分基础上的综合研究,即人地关系研究。作者认为古代人类行为受到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影响中有些是被动地接受,如洪水等自然灾害;有些则是主动地适应,如采集软体动物、石器生产等。本章主要通过石器研究和软体动物研究进一步论证人类是如何适应古代环境的。软体遗物的分析显示,西金城龙山居民在附近河流或沼泽中采集软体动物如圆田螺等作为食物的补充,据作者研究显示西金城龙山居民只在春末夏初采集圆田螺,并对圆田螺的生长造成一定的捕捞压,但影响不大。石器研究结论表明,西金城龙山居民已熟练掌握石器磨制技术,遗址东部大石河中的河卵石是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材料,也有部分可能来源于北部山地,石器的残断与原材料的低质量(绝大多数为石灰岩)有密切关系,另外西金城遗址的土壤类型、石器的制作使用方法等也对其残断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西金城遗址龙山时期各种资源十分丰富,良好的水热及土壤条件,使得当地居民可以选择种植多种农作物,如粟、水稻等,并极易取得好的收成。在春末夏初的断粮季节,则采集圆田螺等软体动物作为食物的补充,并有一定的肉食资源,如鹿等。丰富的矿石资源可以让他们轻易制作各种石器工具。唯一的威胁是夏季可能的洪水泛滥,但龙山居民修建的城墙似乎是应对这一威胁的有效办法。人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只需要充分的利用大自然的赐予就可以满足生活需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和谐的状态,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恩赐,虽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破坏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