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对太平鼓由兰州地区乡间村野流行的、多样化的民间表演技艺演化为形制较为统一的、作为地区符号表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进程的描述,勾勒出围绕太平鼓开展其生活实践的村民对这一进程的叙事体系以及他们在这一进路下的行动逻辑和实践形态,并尝试藉此考察当下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农村的社会结构以及国家—农民关系的变迁。 本研究建立在当代民俗学转向“生活世界”研究的反思性路向之下,在调查和写作中都试图勾勒村民围绕鼓所展开的生活世界全貌;基于这一目标,研究中引入了当代人类学之“栖居”视角,藉此透视村民的日常实践与民俗生活,实现人与环境、事件与结构的勾连。 在整个研究中,作为文化事象的鼓始终都作为核心的线索,作者借助村民的叙事体系表述太平鼓由村社之鼓衍变为非遗之鼓的过程,尤其着重描述村民对这一过程中“大事件”的认知和反应。鼓的线索所串联的,则是这一框架中包括打鼓者、制鼓者、鉴鼓者与卖鼓者几类人群的日常生活和这些人的个体生命史,也就是作为这一文化事象真正本体的人及其周遭的生活世界。在鼓的牵动之下,村民的生活边界漫出村落,其鼓的实践由传统村落社火拓展至城市内的经营性表演及远赴外地的展示性表演;同时,已经离开村落生活、居住的人群仍旧能够建立和维持与乡村的密切关联,鼓的生活使其始终能够保持对乡村的关注并融入乡村社会、文化之中;此外,以经济能人、知识能人身份成长起来的乡村精英,在鼓所形塑的乡村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文化资本,也获得更深的群体认可和更广的社会影响。 研究指出,基于文化面向的展开,乡村并未在现代性国家话语的浸入之下陷入萎缩,乡村的农民们在自己的鼓的民俗实践之中,策略性地栖居在更为宏大的社会网络/权力结构里,与周遭、与国家发生交流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形塑起自我的认同,从而形构起一个基于鼓的、跨越地理与行政村界的共同体,即基层文化实践共同体,并在作为共同体的文化实践中进一步接收着、塑造着外部的认知,强化着内部的自我认同,在这一认同下开展乡村的生活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领域与知识领域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在行政的保护工作和知识的研究工作上,非遗所在的社区、掌握非遗技艺的人群还没有被投射以足够的重视。本研究正是尝试通过对“兰州太平鼓”这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事象的语境式勾勒,探究围绕在鼓这一事象周围的人群的生活与认同,并藉此而阐释当下农村社会结构与农民生活实践的相关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