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其存在的心理社会问题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于临床,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来验证其对改善CSD患者的负性情绪是否有效。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等量表调查64例CSD患者(病例组)和7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心理社会因素;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眩晕功能水平评分量表评估CSD患者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和眩晕功能水平;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随机抽取在本研究所住院的有情绪障碍的52例CSD患者,干预组26例,非干预组2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非干预组则只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后评估其情绪改善状况和眩晕功能水平改善情况。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方法采用了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s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64例CSD患者中,几乎80%以上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或)抑郁;CSD患者的眩晕功能水平主要集中在2级、3级和4级上,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CSD患者的眩晕功能水平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存在相关性。2.CSD患者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等得分方面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SD患者在E(内外向)、N(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SD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OR=2.546,P<0.05)、抑郁(OR=1.613,P<0.05)、敌对(OR=1.983,P<0.05)、内外向人格(OR=0.682,P<0.05)对CSD的发生发展有影响。3.CS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4.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论:1.64例CSD患者有较高的焦虑、抑郁患病率。CS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差;CSD患者具有神经质的人格特征,性格偏内向;CSD患者所获得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较对照组差。2.焦虑、抑郁、敌对、内向型人格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影响,可能是该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3.CS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且CSD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与不良的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有关。4.对CSD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其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说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是可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