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被公认为继伍尔夫以来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以其怀疑、热情、想象的力量来审视分裂的文明,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莱辛出版了她的第二本“内空间”小说,《幸存者回忆录》,探讨人类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并通过追求自我完善最终幸免于难。但是和她的其他作品相比,如代表作《金色笔记》和处女作《野草在唱歌》,《幸存者回忆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备受忽视。小说的评论和书评大部分是批判莱辛创作风格转向非理性主义,并试图运用苏菲主义来探索个体的内心世界。尽管莱辛本人一直强烈反对被冠以任何“主义”,她却师从伊德里斯·沙赫,苏菲主义在她60年代后期之后的所有作品中都有所反映,甚至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莱辛选择苏菲主义作为工具,审视这个世界,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苏菲主义众多的概念中,完善是最基础、重要的一个观点,也是苏菲派信徒的最终目标。追求个人的完善要经历四个连续的阶段:自我放逐、自我启示、自我完善、超越自我。本论文从苏菲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这本小说,提供一个更为公正的诠释。本论文将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具体分析,阐释叙述者和艾米丽如何最终完成了四个阶段的考验,获得了自我完美。本论文选择苏菲主义中的完善概念作为主要理论来分析个体内心的成长过程。同时,将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与这部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前者只完成了其中三个阶段。本论文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对莱辛观点中人类生存、个人成长的讨论,还在于此部小说对获得苏菲主义个人完善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