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awa)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并就叶的形态结构、抗病性、药材产量与质量等问题与粗糙龙胆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东北龙胆的栽培生产提出了多项有明确指导意义的新观点,为按GAP 要求进行栽培生产和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SOP)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根系发育形态研究表明:须根系每年6 月中旬产生新根,新根对增产的作用有突出的贡献;根系在大小和不定根直径方面存在变异;土壤类型对东北龙胆的根系形态建成及在土壤中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药材的外观质量;在结构疏松、水分相对较少的沙壤土上栽培的药材,外观质量优于在原生地土壤(草甸土)上栽培的药材。三种龙胆叶的发育形态结构比较研究表明:东北龙胆叶片角质层发达、表面光滑的特点是其具有较强抗病性和抗旱性结构特点;东北龙胆比粗糙龙胆和三花龙胆多一层栅栏组织的结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叶形较小的不足,再通过适度密植可以在产量上达到甚至超出粗糙龙胆。开花结实生物学在阐明东北龙胆有性生殖过程的同时,奠定了杂交的生物学基础,结合杂交试验、叶形态、花粉形态以及宽叶型龙胆有效成分研究,提出了东北龙胆栽培群体是通过自然杂交形成的杂合群体;东北龙胆、三花龙胆和粗糙龙胆亲缘关系非常近,判断它们可能是由一个祖先种通过对不同生境长期适应分化而来。种子生物学补充研究表明:“成熟”龙胆种子中胚的发育不整齐,大部分种子为成熟胚,尚有一定比例的鱼雷胚和心形胚;在-10℃~-15℃干燥条件下保存龙胆种子,可以使其寿命和使用价值保持10 年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龙胆种子贮存难题。对栽培东北龙胆药材的生长动态分析表明:构成药材主体的不定根数目,随栽培年限的增加不断增加,且逐渐加快;栽培年限是龙胆药材产量增加的决定性因子,栽培年龄增加一年,药材产量可以增加69~165%;相同气候条件下,土壤类型对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2 龄苗定值后药材单株增重明显高于1 龄苗,提倡使用大苗或高龄苗进行栽培生产。经济系数分析表明:生长发育阶段、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可以导致经济系数的变化;经济系数(采收期)高低是恒量品种产量性状的指标之一,沙壤土和相对干燥的气候有利于栽培东北龙胆经济系数的提高;栽培年限和苗龄对经济系数无明显影响;在传统采收期的8 月20 日至9 月10 日间,东北龙胆的经济系数高出粗糙龙胆10~16 个百分点,高出幅度在30~40%之间,说明东北龙胆的品种特性更好。折干率研究结果表明:年周期内,东北龙胆药材的折干率在7 月20 日至9 月10 日之间保持在较高水平,8 月20 日至9 月10 日稍高,沙壤土和草甸土栽培的东北龙胆折干率有一定差别,砂壤土上栽培的药材较高。龙胆苦苷含量动态分析表明:东北龙胆的龙胆苦苷含量高出粗糙龙胆2 个百分点,高出幅度为37.9~40%;龙胆苦苷含量的年积累高峰在8 月20 日盛花期至9 月10 日的果初期;沙壤土栽培的东北龙胆龙胆苦苷含量高于原生地土壤(草甸土);不同栽培地区,龙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