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尽管语言学界以及诸多教育学者针对如何使英语教育尤其是大学英语教育变得科学有效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但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20世纪末,随着语言经济学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国内一些学者围绕外语教育问题展开了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与其他社会因素一样,是个人和社会通过投资能够获利的经济资源,因此它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如价值、效用、成本和效益。本研究以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语言经济学视角来分析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成本与学习效益的关系。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试图找出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成本与效益关系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改革提出一些有效可行的建议。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大学生英语学习成本与学习效益的关系如何?如果学习成本与效益成正比关系,形成因素是什么,有什么启示?若成反比关系,促成因素是什么,又带来什么启示?本论文共由六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第二章简要梳理了语言经济学的定义,国内外语言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国内对英语教育研究的现状。通过文献回顾,作者发现目前国内对语言经济学相关问题的分析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不足。第三章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英语教育的四个经济学特性:价值和效用,费用和效益。英语教育的价值指通过学习英语,人们可以为将来的职业发展获得更多机会,另外也为他们融入英语语言环境提供机会。只有在认为英语学习是有价值的情况下,人们才会选择学习英语这一语言。英语教育的效用指通过英语学习所产生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则又会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去学习英语。英语教育的费用,或者是投入是指学习英语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另外,在本研究中,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英语学习的投入还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学习英语的总时长,英语语言态度,英语学习目标以及英语使用频率。英语教育的效益,或者是产出分为市场效益和非市场效益两种。市场效益指由英语语言技能带来的显性收入,而对于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在校大学生)而言,作者所设定的市场效益特指他们所获得的各种英语考试的分数。由英语语言技能所提供的与英语国家文化接触的机会则是英语教育的非市场效益(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非市场效益部分的内容在本研究中不做进一步分析,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方向)。第四章概述了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本研究共通过邮件的方式回收问卷317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选取300份有效问卷中高投入高效益问卷75份以及高投入低效益问卷156份,总数为231份的问卷总数作为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对象(在剩余的69份问卷中,有低投入高产出问卷15份,低投入低产出问卷54份,这69份问卷对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没有实际意义及帮助,因此不做数据分析处理)。另外,本研究展开现场访谈10次,并随机选取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访谈作为个案研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第五章是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部分,分析结果表明,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学习英语总时间等客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其中,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所在地的级别越高,被调查者父母的学历越高,以及这些父母所从事的工作越好,被调查者的英语学习投入就越高,产出也随之变高。学校环境指被调查者的初高中的学校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就读于重点初高中的英语学习者通常有着较高的英语学习产出。另外,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越早地接触并学习英语,则英语学习的产出越高。包括英语语言态度,英语学习动机以及英语使用频率等主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结果显示,拥有积极乐观的语言态度和融合性学习动机的英语学习者通常有较高的英语学习产出,而高频率的英语书面练习和口语练习也会带来较高的英语学习产出。本章随后总结了以上主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教育政策的改革提出一些有启发意义的建议。最后一章是对本论文的简要概括。目前,“费时低效”的问题确实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这一现状的改变,则需要结合语言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政府,家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多方面共同努力。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目标学校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调查问卷的发放数量和访谈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局限,但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和健康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