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的沉积盆地,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每年为长庆油田输送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镇北~环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北起环县,南到崇信,西起彭阳,东到太白梁,东西宽60-90km,南北长190km,总面积1.5×104km2。行政区划属于宁夏彭阳县、甘肃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南部和西峰市西部。地表属黄土地貌,地面海拔为1140-1400m,相对高差约260m。构造上横跨天环坳陷和伊陕斜坡两大构造单元。天环坳陷位于盆地西侧,是盆地的西缘逆冲带与伊陕斜坡之间的接合部,南北长600km,东西宽50~60km,范围约3.2×104km2。构造面貌为一平缓西倾(倾角小于1。)斜坡,呈俯冲状插于冲断带之下。伊陕斜坡是鄂尔多斯盆地最大的构造单元,晚元古代及早古生代为隆起区,没有接受沉积,仅在中晚寒武式、早奥陶式沉积了总厚约500-1000m的海相地层;吴旗-定边-庆阳为古隆起区,沉积厚度仅250m。晚古生代以后接受陆相沉积。现今的伊陕斜坡作为盆地的主要构造单元是在早白垩世形成的,总体上呈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倾角不到1°。70年代初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马岭、华池和吴旗等大型侏罗系古油藏后又发现了马岭、靖安、华池等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大型岩性油气藏。油藏类型以大面积、低渗透、低丰度岩性油藏为主。目前三叠系石油储量占整个长庆油田石油储量的70%以上。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传统石油勘探开发目的层有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4+5、长2油层组和侏罗系延安组3套主要油层组,近年来长7-长8油层组石油勘探取得了新的突破,每年各级石油地质储量都以亿吨级增长,而在镇北-环县地区长8油层组目前只发现镇北油田和个别出油点,勘探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所以我们通过对已知油气藏解剖,分析油气藏控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明确成藏主控因素,揭示长8油层组石油富集规律,总结成藏模式,预测油气分布的有利地区,拓宽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勘探领域。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是:应用已有资料对研究区区域构造演化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盆地的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现今构造展布特征。通过取样,对烃源岩丰度、成熟度等进行分析。应用已发现油藏的地质、录井、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绘制出烃源岩厚度在工区内的展布情况并分析展布特征。总结储层砂体展布特征,分析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从储层物性出发,分析其对油气成藏所产生的影响。根据盆地长6-长8以发现油藏的地质、录井、测井、试油和分析化验资料,对已知油藏从油气来源、运移通道、储层盖层特征、流体性质、圈闭成因、油藏类型等方面开展精细解剖研究,总结油藏特征。从圈闭成藏的宏观地质因素出发,结合已探明油藏、失利井及出油井点成藏控制因素综合分析,分析成藏主控因素。项目研究过程中,共收集整理280井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并收集了30根地震测线数据,得出以下成果和认识:(1)以区域构造演化为基础,对现今构造展布特征进行分析,认识到工区在东西方向上,自东而西现今的西倾斜坡、南北向坳陷的结构特征清楚。在南北方向上,根据不同区段构造特征的明显差别,可分为南、中、北三区。北区包括殷家城、演武以北,主要表现为以环20井为中心的大坳陷;中部为演武以南、武沟以北,主要表现为以宽缓的平原地带;南部即为武沟以南,为一南倾斜坡。通过分析顶面构造图,可以看出局部构造主要分布于本区东部,共有一个背斜、三个鼻状构造,而三叠系出油井很多都都位于鼻状构造上,所以可以看出该研究区油气成藏受构造条件所影响。(2)对烃源岩进行精细分析,我们可知上三叠统延长组湖相泥岩是本区主力烃源岩,并根据工区典型井埋藏史、热演化史的恢复,得出烃源岩成熟时间是在早白垩世时期。然后根据测井、分析化验等数据得出烃源岩厚度,对其在平面上展布特征进行分析,把烃源岩展布范围与出油井相结合我们不难看出,出油井均位于烃源岩厚度大的地区,所以近油源是成藏关键。(3)从储层物性、成岩作用和储层砂体展布三个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分析,认识到鄂尔多斯盆地的延长组油藏的储层主要是特低渗和超低渗储层,少部分为一般低渗透储层,储层砂体分布的范围和砂体厚度对油气聚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4)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镇北油藏进行解剖,探讨油气分布与构造、沉积微相、砂体及储层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归纳出镇北油藏以下油气富集规律:镇北地区临近长7段烃源岩发育区,具有优质的烃源岩条件,长7-3富含有机质的高伽马泥岩在研究区东部广泛分布,构成了该地区众多三叠系油田的油源。油藏位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内,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构成了主要储层。由于镇北油藏储层多为低渗-特低渗砂岩,所以对盖层要求并不十分苛刻。就圈闭来说,由于低渗,石油的充注过程是强制性的;如果没有后续的注入事件,石油注入的前锋将保持在最后一次充注到达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就是油藏的边界;由于低渗,毛细管阻力很大,注入储层后石油和地层水得不到分异,形成普遍的低含油饱和度。运移通道则以裂缝为主。(5)综合以上分析,从烃源岩、构造、储层等方面对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源”是大面积含油的重要因素,优质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背斜、鼻状构造等微构造控制了延长组油气的分布,局部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控制油气的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