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不禁想提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生活的当今现代社会与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有很大不同吗?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是被战争和欲望所占据的大混乱时代,为了确保自己政治上优越的地位,成为更加强大的诸侯国甚至天子国,各诸侯国之间发生了惨烈的战争;为了富庶和经济上的垄断致使各地充斥着杀戮和侵夺,百姓的生命贱如滚滚落叶而毫无制止的办法,世间陷入了罪恶的深渊,人的尊严和价值丧失,与此同时,为了拯救当时的社会,各家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甚至展开了争吵与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社会局面。可以说是整个政治和社会上都是充斥着欲望的百家争鸣一个大巨变时代。现在我们称呼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为地球村,通过手里的一部手机就可以与整个世界沟通,尖端交通和通信手段的运用,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日生活圈",以过去都无法想象的程度变得彼此都成为了相近的邻居。与此同时,尽管交通和通信变得发达,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与之相反地,个人和个人之间,集团和集团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却在一天天的恶化。现在的地球村的很多地方还充斥着战争和矛盾,因为理念的对立而肆意地相互反目和蔑视的行为时有发生,公利与合理主义的名分下个人或少数者的多样性得不到认同,近而都在急于扩充自身的利益和欲望,为了赚钱片刻都不停止对自然的开发和破坏。并且,这种否认多样性和多元化的黄金万能主义风潮,滋生出傲慢与挫折,出现两极分化,胜利者能够独断享受快乐,而失败者注定要生活在挫折中,丧失了人类的价值与尊严,最终不得不用自杀等方式来结束宝贵的生命。虽然缺乏具体的统计作支撑,但笔者认为,如果说庄子所处年代的死亡是一种因求生本能导致的朴素意义上的死亡,那么今天的死亡则是被名利所驱使而导致的一种扭曲式的死亡,从这一点来讲,当今社会的死亡是更加凄惨的。因此,当今世界比起以往的任何时候都需要个人、集团、国家、民族、人种,甚至是人类与自然间的和平共处。同时,各种各样的书籍与研究、思想和宗教也相继出现,但这些也都不过是当代版的百家争鸣而已,对于增长智慧,保障人类的价值与尊严,建设一个和平世界而言还是远远不足的。在这种局面下,以自身独特的"道论"为主,主唱脱离"人类中心主义"的人间观,进入到"宇宙万物中心主义"的宇宙观的《庄子》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庄子》进行批判的学者认为,《庄子》的思想太过于形而上学,缺乏现实性甚至是带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梦幻性。同时主张《庄子》的哲学思想是’显示’绝圣弃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等倾向,使人类持有避世、抛弃智慧,被动的生活态度。但笔者认为,这都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但是很明显,如果庄子是消极、避世的,自然也就无需独自花费巨大精力去撰写10万余字的著作了。更重要的是,在当时那种黑暗混乱的时代,庄子对统治阶级进行了讽刺和谴责,尤其是对当时的官方思想-儒家思想进行了犀利的批判,这可以看出,庄子的态度并非是消极避世的,而是进步的、改革性、积极的。并且,庄子思想脉络可以说是真知-大道-大知,这也证明庄子所憧憬的是大知的世界。同时,《庄子》对于典故中出现的刀、炮弹、渔具、钟、鼓、渔网、玩具、马车、建筑物、制度、规定等无数的文明装备,也并非持否定或主张废除的态度,反而,与如轮扁斫轮、庖丁解牛、痀偻承蜩等的典故上看到的一样,极其微小的技术和手工可以也升华达到"道"的境界,认识到这一点,认为庄子的哲学思想是消极避世的错误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修正了。在《庄子》上出现无数个典故里,笔者考察了庄子哲学思想中的宝贵含义。也就是说是"真知"、"因是"、"齐物"、"无为"等等的概念。换句话以及简单来说,庄子传达给人类以下这样几种智慧。第一,崇尚大知的智慧人生;第二,摆脱束缚、超越万物间一切差别和不平等的平和人生;第三,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来修养身心,培养平稳的心性,尽天数的健康人生;第四,超越生死,在永远自由的安息地中尽情逍遥的真正人生。下面则从宏观角度来对庄子哲学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展开论述。①从"道"的境界中思考一种的新的思想体系秩序笔者认为我们需要通过庄子的真知论来对人类的思想体系进行重新认识。消除认为存在人为的造物者,以及也不存在任何操作者的虚无主义认识,确保包含宇宙在内的人类和万物的存在性,认识到存在一种能够使得万物生生不息运行的玄妙"道"。从而使得在宇宙万物中微不足道的人类能够明确自己的位置,变得谦逊,阻止大势力的暴行,救赎牺牲在理性和正义旗号下的弱势力量,在"道"的境界中追求人生的价值和真正的快乐,爱护他人、自然、环境等其它的万物,促进彼此间的共存共赢。②"因是"观成为万物存在的根据概念强调"原本就是那样存在,至于为何如此却无法得知"的"因是"概念,是所有人类行动和思考的出发点。"因是"概念让世界变得多样性和多元化,构建了一个世界大家园;保证了国家的独特性,使自身特有的文化和传统得到发展;加强了社会和组织的团体个性和存在理念,增强了成员的创新性,促进了组织的改革;使得个人得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实现了自我尊严与价值。事实上,倘若所有的个体或个人都是一种形态或是一种体制,人类也就会变得黯然无趣,毫无幸福可言。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才使得世界绚丽多彩。这都可以说是源自于强调"就这样存在"或"就是这样被赋予"的"因是"概念。因此,在今天,所有的个体都在强调个性和创新性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着向前发展。这也可以证明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做法将不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③"齐物"观成为促进人类和平和保护环境的出发点路在成为路之前究竟是田地、小山、平野、还是山川中的哪一个我们无法得知。仅仅是因为路人的行走所以才成为了路。同样,碗中间必须是空的才能盛食物,房子必须由墙壁和屋梁制造出足够的空间才能容人栖息。也就是说,"无"的空间可以说是更加重要的。用庄子的哲学思想来讲就是有无相生。此外,人的五脏六腑缺一不可,国家的百姓全都弥足珍贵,都是这个道理。构成宇宙世界的万物都是齐一、齐同的。外在形象和色彩都不足以成为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谋求世界的和平。也就是说,要想超越人种、宗教、语言、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构建一个世界的大家庭,"齐物"观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正如人类不过是宇宙世界的一部分一样,大自然中的一棵树、一片树林也同样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才能更加爱护自然,防止人类出于自身利益而对大自然进行肆意的开发,这既是顺应大道为人类的子孙后代谋求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与大自然和睦共处的伟大创举。④"无为"观应成为人类行动的基本道路庄子将"无为"解释为1)自我生生不息的"自化",2)做到所有事情的"无所不为",3)"不得已的有为"。强调了即使没有外物干涉或干预,万物也能自行蓬勃成长壮大的"自化",和与"无为"相悖的、凡事都要做到的"有为",以及不得已而为之的"不得已的有为"的重要性。这种无为思想在今天看起来也是十分普遍的。比如对子女实施放养式的教育,进行开发时开始追求自然而反对人为性,企业对下属职员下放更多的权限和责任,国家也不再采取调控开放的方式,而是开始重视鼓励发展文化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旅客。这都可以说是基于庄子的"无为"思想。但真正的"无为"还是要充分考虑以上三种要素,然后付诸于实践。也就是说,即使放任自由,自己也必须要走上更宽广、更远的路,或进入"大知"的世界;即使要慢慢前进,也必须要实现大器晚成的梦想;当由于放任过度导致丧失方向或目标时,就需要一种不得不进行人为控制的"无为"。这里要注意庄子讲到的"治"与"德",虽然是一种行为,但可能成为"治",也可能成为"德"。《庄子》刻画了一个逍遥游的世界,是人类应该走向的理想的乌托邦。用"真知"来修养内心,顿悟得道,此时心灵就会到达一种自由安逸的逍遥境界。《庄子》讲到人类在这种境界中放空自我,与世共游1;心思无所束缚地翱翔在忘乎自我、无欲无求的浑然境界当中;顺应自然而使心志自在遨游2;在广无人际的旷野中遨游;在无拘无束之地遨游3;在四海之外遨游4;在世俗之外遨游5。虽然庄子的这种世界很明显并非是现实存在的,但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能够使人类永远得到安息的、精神上拥有绝对自由的乌托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