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和红外光谱法并结合分子模拟技术,在模拟人体生理酸度环境(pH7.4)下,研究了几种天然植物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性质以及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该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1.简要介绍了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功能和生理特性,并阐述了血清白蛋白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和进展。2.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猝灭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蛇床子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蛇床子素通过与HSA形成基态复合物使HSA的內源荧光猝灭;根据van’t Hoff方程所得,焓变(ΔH°)和熵变(ΔS°)值均大于零,表明疏水作用力是两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位点竞争实验表明蛇床子素结合在HSA的site ΙΙΙ位。利用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蛇床子素在HSA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结合距离为3.99nm。红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分析显示,蛇床子素的存在诱导H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部分改变。3.采用荧光、紫外、圆二色和红外等光谱学手段结合分子模拟技术,探测了黄酮类化合物石吊兰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机理以及BSA分子结构的变化,同时研究了3种B族维生素(VB1、VB2、VB3)分别对石吊兰素与BSA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吊兰素以静态方式猝灭了BSA的內源荧光,两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位点竞争实验表明,石吊兰素主要结合在BSA疏水空腔的亚域IIA即site I位点,分子模拟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另外,三维荧光、紫外、圆二色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石吊兰素使得B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VB1、VB2、VB3的加入使得BSA石吊兰素体系的猝灭常数Ksv和结合常数K增大,结合位点数增多,结合距离减小,表明VB1、VB2、VB3均能够增加BSA石吊兰素体系的稳定性。VB1的存在使得BSA石吊兰素体系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从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转变为以疏水作用力为主,VB2、VB3的加入并没有改变体系的主要作用力类型。圆二色谱结果表明,VB1、VB2、VB3的加入导致BSA的α螺旋含量有所增加。VB1、VB2、VB3与BSA的结合诱导BSA分子构象变化是维生素影响BSA石吊兰素结合的主要方式。4.采用多种光谱学方法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生理酸度条件下香豆素类化合物毛两面针素结合HSA热力学性质及其对HSA结构的诱导。荧光滴定实验结果显示,毛两面针素猝灭HSA的荧光是由于形成HSA毛两面针素复合物而引起,毛两面针素与HSA有较强的亲合作用(结合常数达105数量级)。热力学参数分析揭示HSA毛两面针素的结合主要由疏水作用和氢键驱动。毛两面针素主要结合在HSA疏水空腔内的亚域IIA即site I位,分子模拟直观地展现了HSA毛两面针素复合物的立体结合姿态。毛两面针素与HSA疏水腔内色氨酸残基的结合距离是4.18nm。毛两面针素的加入增加了HSA的表面疏水性。三维荧光、紫外、圆二色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毛两面针素的存在导致HSA的构象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