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扰动稳定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远距离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建成,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日渐增多、随机特性愈发显著,且随之而来的大量电力电子设备也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以往额定运行点的平衡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已经无法反映系统在各种运行情况下的稳定性,因此必须研究随机场景下的小扰动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系统可控资源,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扰动稳定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远距离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建成,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日渐增多、随机特性愈发显著,且随之而来的大量电力电子设备也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以往额定运行点的平衡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已经无法反映系统在各种运行情况下的稳定性,因此必须研究随机场景下的小扰动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系统可控资源,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对于系统状态或性能与随机量和可控量(统称为可变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基于灵敏度分析,由于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特性,这些方法在可变参数大范围变化的情形下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全局稀疏多项式逼近和分岔理论的小扰动稳定域边界计算方法,准确且显式地刻画了小扰动稳定性与多个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及小扰动稳定约束的随机最优潮流,以同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电力系统存在的一系列参数化(或随机)稳态和动态问题,基于参数化问题这一概念将它们归纳成了参数化非线性方程组、参数化非线性规划以及参数化微分-代数方程组这三类通用问题,从而为解决电力系统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视角。详细介绍了多项式混沌展开理论框架下Galerkin法、数值积分法、插值和拟合法等全局多项式逼近方法对参数化问题的求解过程,并进行了总结和对比,指出了多项式逼近方法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研究方向。这部分工作是后续稀疏多项式逼近方法和参数化小扰动的研究基础。(2)针对多项式逼近方法求解高维参数化和随机问题时面临的维数灾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任意稀疏基和一般化Smolyak稀疏网格积分的全局多项式逼近方法。所提任意稀疏基具有极强的灵活性,通过逐步找出重要的基函数项、滤除非重要项,可显著减少基函数项个数、有效缓解维数灾现象。稀疏网格积分所需的配置点数与基函数个数成比例,既能保证多项式逼近结果的准确性、也可避免计算量过大。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稀疏Galerkin法、引入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参数降维方法。参数化和随机潮流计算结果验证了上述通用数学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多维参数空间中电力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问题,通过结合上述全局多项式逼近方法和隐函数定理,提出了小扰动分岔面的准确逼近方法,其计算精度相比于泰勒展开这类局部方法有显著提高。所得鞍结分岔、Hopf分岔、奇异诱导分岔和极限诱导分岔面共同构成了参数空间中的小扰动稳定域边界,据此可直接判断当以新能源发电和同步发电机出力为参数时,它们波动或调整后系统是否小扰动稳定。此外,还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考虑多个AVR越限的分岔面计算方法。(4)针对新能源和负荷随机波动可能导致的失稳问题,提出了小扰动稳定约束的随机最优潮流计算方法,通过优化额定和随机情形下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的出力方案,实现了电力系统经济性和小扰动稳定性的兼顾。其中稳定约束由关于控制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小扰动稳定域边界和稳定裕度表征,并采用任意稀疏多项式逼近方法计算。随机约束由稳定裕度和潮流量的机会约束模型来表示,并用多项式逼近技术得到其分位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将随机约束转化成确定性约束,所得优化模型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至2035年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公司在国家创新主体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决定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离不开公司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活动专用性强、机密性高等特征增加了公司内外部关于创新活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需要公司进行有效的创新信息披露。一般而言,创新信息主要包括定量数字信息与定性文本信息。随着公司创新活动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定量数字
直流微网是未来智能配用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功率/信息融合协同调控方法是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本身的调控单元进行功率变换与信息传输协同控制,以实现功率流与信息流深度融合的新兴研究方向,其迎合未来直流微网功率信息集成化、区域自治智能化、信息本质安全化的发展需求,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以直流微网作为研究背景,聚焦于功率/信息融合协同调控这一研究目标,根据不
多电平逆变器已在轨道交通、家用电器、航空航天及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了关键的接口作用。面向上述场合对长备用、安全可靠的供电需求,提高逆变电路的可靠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功率器件作为电力电子变换器中最易发生故障的环节之一,实现其故障的快速诊断及根据诊断信息提供相应的容错调节是保证变换器不间断运行的前提,可有效避免因故障停机而带来的安全威胁及经济损失。本文以T型三电平逆变器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
海洋监测是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基础,自主水下航行器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化海洋作业装备已成为实现高效便捷海洋监测的必备工具。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作业提供的空间分布性和时间并行性可以大大提高执行海洋监测任务的效率,提升响应复杂任务的速度和应对敌对目标入侵的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海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其中海洋流场是影响海洋生态环境以及航行器运行轨迹的重要参数,而水下目标的监测又与海洋对抗、灾难
双凸极永磁电机以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靠性高和抗退磁能力强等良好特性在驱动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但这类电机的线圈磁链为单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转矩输出能力;再加之其定转子均为凸极结构,转矩脉动也较大,因此双凸极永磁电机难以用于转矩质量要求严苛的场合。为此,本文围绕定子结构、极槽配合和绕组配置三方面本体设计,研究了双凸极永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和转矩密度提升方法。针对传统12定子槽8转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艺制造水平的日益进步,人们对电磁装置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电磁装置的性能取决于装置内电磁场的时、空分布。因此,需要对电磁装置内的电磁场进行时、空设计,而电磁场一般需要借助电磁材料进行调控。超材料是一种通过在传统媒质中嵌入某种几何结构的非自然介质构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自然介质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特性,可以实现对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调控,在无线传能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
直流微电网能够接纳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直流可再生能源以及日益增长的直流负荷,降低设备频繁变流的功率损耗,是现行配电网架构下提升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的理想方案。然而,对于接入交流配电网末端的直流微电网而言,线路阻抗无法被忽略,并网点的交流配电网呈现出弱电网的特性。同时,直流微电网自身存在低惯性、过流能力弱等特征,在交流弱电网故障情况下,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可靠供电面临挑战。基于此,本文围绕
永磁电机采用永磁体替代电励磁电机中的直流励磁绕组,其转矩密度和效率高于电励磁电机,因此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磁通切换永磁(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简称FSPM)电机是一种定子永磁型电机,该电机的永磁体和电枢绕组都位于定子上,转子结构简单坚固,适合于高速运行场合。但是,FSPM电机的永磁体和电枢绕组在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限
高光谱图像分类是高光谱技术应用于地质填图、环境监测、植被分析、大气表征、生化检测等领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高光谱图像像素级别的标注需要消耗高昂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研究小样本场景下的高光谱图像分类对于推广高光谱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小样本场景下高光谱图像分类存在缺乏样本信息、特征提取模型泛化性能差等问题,导致分类精度远没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优化特征
现代电力系统不仅在一次侧的能源结构上与传统电力系统有明显差异,而且在二次侧的测控体系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使得电力系统在可观性与可控性上都有极大提升,进而将发展成为一个绿色低碳、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的智能电网。IEC 61850标准具备高度开放性、扩展性和自描述能力,提供了互换互操作的标准化范式,高度契合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愿景。因此,该系列标准在智能电网变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