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种免疫学处理方法,对比研究兔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的实验效果,旨在探讨一种减少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促进骨折愈合及避免关节退变的有效措施,为临床上行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术提供新途径。方法:随机选取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以新西兰兔上肢第三掌指关节为研究对象,术前1月处死18只新西兰兔取第三掌指关节进行深低温保存,余下30只随机分A、B、C、D、E组,每组实验动物为6只。A组为同种异体关节直接移植组,B组为同种异体关节直接移植+FK560免疫药物组,C组为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关节移植组,D组为冷冻处理后的同种异体关节移植+FK560免疫药物组,E组为冷冻处理后的同种异体关节移+FK560+MMF+Pred药物组。异体关节移植术后分别于4周将实验各组处死1只新西兰兔观察其大体标本,8周抽取各实验动物组血清进行IL-2及IL-6含量检测,12周进行影像学检查,48周将实验动物全部处死进行常规HE染色切片来观察骨折的愈合以及关节面软骨的情况。对比各组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1)大体结果:术后4周大体标本除A实验组3只新西兰兔创口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溃烂,其余4组创口均顺利愈合。2)术后8周取兔血清观察白介素-2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63,P<0.001)。B、C组与A组比较P<0.001,D、E组与B、C组比较P<0.001。B与C组之间无差异(P=0.150),D与E组之间无差异(P=0.721)。结果显示A>B、C>D、E。术后8周白介素-6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864,P<0.001).B、C组与A组比较P<0.001,D、E组与B、C组比较P<0.001。但B与C组之间无差异(P=0.164),D与E组之间无差异(P=0.378)。总结果显示A>B、C>D、E。3)术后12周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生长情况及皮质骨塑形情况,总体相比B、C、D组结果均明显优于A.B组。4)术后48周组织学观察关节软骨面Wakitani score评分:A组得分远高于其它组,B、C组间以及D、E组间差异不大。总体得分为:A>B、C>D、E。结论: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时,供体关节术前经深低温冷冻处理,术后短期使用免疫抑制药抗排斥,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免疫排斥反应,也可以促进自体骨与供体骨更好的愈合,而且能延缓移植关节远期的关节退变,从而最大程度的保存异体移植关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