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理论较多关注文本间的转换,忽视了历史、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出现20世纪80年代,更加关注隐藏在翻译背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对译者及其译文的影响。在此视角下,翻译被置于更为广阔的语境中。后殖民主义理论将政治因素引入到翻译研究中,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的地位显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为实现其翻译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完成译作。但,译者主体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水浒传》英译本最有代表性的译者有两位:赛珍珠和沙博理。赛珍珠一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她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使她深深地同情中国农民,是将《水浒传》译成英语并将其介绍给西方的第一人。沙博理热爱中国文化,新中国成立初开始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传播50余年,他有着和赛珍珠相似的生活经历。两人对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以赛珍珠和沙博理的《水浒传》译本为例,分析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更好地实现翻译目标,两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在权力差异的影响下,分析了他们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赛珍珠以异化为主,沙博理以归化为主,但是两译本中都有杂合特征的体现。本文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通过文本分析,探讨译者主体性问题,更加清晰地阐释该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以期更加完善后殖民主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