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青海省乌兰县楚鲁特地区石墨矿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对含矿岩石建造开展研究,探讨石墨矿石的岩矿学特征,再利用化学分析手段了解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显微镜下光、薄片鉴定,综合分析本矿床的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本次研究成果丰富了乌兰地区成矿理论,加强了对该区石墨矿的成矿预测和成矿规律研究,进一步提高了乌兰地区石墨矿产的开发利用能力,有助于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研究工作的开展遵循了“由已知到未知、由点带面、面上展开、择优检查、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工作区内已发现的含石墨大理岩矿化体为线索,采用路线地质调查、地质草测、物探测量等方法进一步寻找和追索了区内的矿化体,而后采用浅钻、探槽施工及刻槽采样等手段对圈定矿化体进行了进一步控制,从而进一步圈定出了石墨大理岩矿体。青海省乌兰县楚鲁特地区石墨矿矿床位于祁秦昆造山系之东昆仑弧盆系鄂拉山陆缘弧东段,为结晶基底边缘类型矿床。矿床具有活动带型的特点,呈线形分布,为中温中压区域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形成的石墨鳞片较大。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包括片麻岩组和大理岩组,其中片麻岩组分布于工作区内大部地区,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局部夹大理岩和变砂岩等;大理岩组主要分布于工作区北东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岩性为大理岩夹片麻岩。根据矿区地层的产状、岩石及岩石矿物组合特征以及岩石化学特征判断工作区变质岩的原岩,可能是在海水频繁振荡环境下沉积的泥砂质、泥钙质、碳酸盐类物质,其间有碳质夹层,说明当时具还原环境。结合对岩石样品的化学分析、显微分析,认为楚鲁特地区石墨矿的碳物质来源主要为有机碳的沉积变质。本次研究工作在工作区内共圈定了21条矿化体,皆为大理岩型晶质石墨,矿化体宽约2~36m,延伸长约50~9600m,并在各矿化体中圈定出了19条矿体,矿体厚2.09~23.03m、长465~2056m,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品位2.7~12.43%,平均6.92%。最后采用算术平均法在区内共估算石墨矿石资源量1542.64万吨、石墨矿物资源量89.12万吨。通过本次研究认为,乌兰县楚鲁特地区石墨矿的成矿机理是: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地层中普遍发育有碳酸盐岩,为石墨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工作区内下元古界地层经历了多期次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周边岩浆活动及构造活动十分强烈,为石墨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变质作用和热力条件。而工作区内赋矿岩性为含石墨大理岩,其产状与围岩一致,故认为区内石墨矿化是含较高有机质的碳酸盐岩经沉积变质叠加热变质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