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企改革深化过程中,作为典型国有企业的黑龙江垦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养老保险制度也相应地发生了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企业职工身份将更多的人排除在社会养老保险之外;加上垦区开发之初涌入了大量的“移民”,目前老龄化进程异常迅速。这些共同导致了垦区人养老问题突出。本研究以黑龙江垦区双鸭山农场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借助于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方法,在制度分析的框架下,对其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剖析。不仅通过实证对原有研究进行了充实,而且充满对垦区人的人文关怀,对垦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着眼于黑龙江垦区人的养老问题。分析了多种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导致当前农场养老保险问题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类型学的划分,主要有三类:一、是职工身份分割体制带来的问题;二、是养老保险制度变迁造成的问题;三、是历史因素导致的问题。“政企合一”体制在应对养老保险问题时却困境重重。这种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下,其社会职能的发挥稳定而有序,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功能耦合度高,因而受到制度参与者的普遍认同并进而实现了与制度参与者的成功耦合。但在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下,却优势丧失殆尽,表现出双重的失效,即企业追求效益的无力、“政府”服务社会职能的缺失。在对农场“政企合一”体制下养老保险问题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层面,应从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担与化解、非正式制度的引导与推动、增加投保措施的灵活性入手;深化政府改革层面,应理顺“条”“块”关系、政企分开改革应因时制宜;挖掘农场资源层面,应着手发动自愿者助老活动、开展社会捐助工作;开展社区工作层面,应落到实处;发挥个人的主体性层面,应积极促进个人储蓄养老、增强老人自身的精神面貌。希望本研究能对垦区人养老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