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交换树脂(ion-exchange resin)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因具有独特的释药特性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以凝胶型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为体系,研究了树脂的几项基本性质:树脂堆密度为0.577~0.773mg/ml,比表面积为2.83×103m2/g,pKa为3.4,静态交换容量为4.85~4.88mmol/g,动态交换容量为5.01~5.10mmol/g,溶胀率为51.0~69.9%。这些参数为树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以“缩核模型”为理论基础,磷酸苯丙哌啉(Benproperine phosphate,BBPL)为模型药,研究了药物与树脂的交换原理、交换过程及影响交换的因素。确定交换反应的限速过程为药物在树脂颗粒内部孔道中扩散的过程,且树脂粒径越小,反应温度越高,交换速率就越大。通过对交换动力学曲线的拟合,确定交换反应为一级反应,不同粒径、不同温度时反应速率常数介于0.0378min-1和1.6300min-1之间,反应活化能介于51.30kJ/mol和55.82kJ/mo1之间。25℃时交换反应表观平衡常数为17.16,反应热为48.77kJ/mol,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为-7.047kJ/mol,反应熵为0.187kJ/mol。研究了药物从药物-树脂上的释放,其释放过程也是一级反应,释放速率受树脂微粒粒径的大小、反应温度的高低和释放介质离子强度的高低的影响。 以丙烯酸树脂RL 100为包衣材料,采用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以药物-树脂为丸芯的缓释微丸。经单因素考察实验,找到了影响药物释放的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包衣液处方和包衣工艺,制备了具有明显缓释特征的微丸。 通过对药物-树脂缓释微丸性质的研究和对各种助悬剂的筛选,确定了混悬剂的处方,制备了药物-树脂缓释混悬剂,并对其释药机理进行了探讨,其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为扩散释药。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考察了温度、光照和低温等条件对药物-树脂缓释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混悬剂在各种条件下都保持稳定。 对药物-树脂缓释混悬剂进行了人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缓 释混悬剂的乙为6.00小时,L/。为18.14,J’时,乙为441.7 us/ml,表明 自制缓释混悬剂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有效血药浓度平稳。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12.8%,与参比制剂等生物利用度。其体内吸收和体外释放相关性良好,可 以用体外释放实验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