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场域中,教师故意刻意地利用身份落差,以辱骂、嘲笑、讽刺等语言载体攻击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意向、心理状态等方面受到不良影响的行为。在当前的校园中,课堂上,以及日常生活中,仍能见到部分教师在语言使用上没有形成尊重学生的自觉,在评价学生时对人不对事、对学生使用了一些带有嘲讽、侮辱等意味的词,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可谓极大。遭到教师语言暴力的学生,可能会对学校、学习产生厌恶或畏惧,逃离学校的管束,出现不良行为,而其他学生由于看到教师语言暴力的行为,也有可能习得这种行为习惯,或是为了避免遭到辱骂而在学习生活采取不利于自身长期发展的行动。本文着力于对教师语言暴力现状的分析,并用数据分析结果呈现造成教师语言暴力的相关因素,从而找到归因,并进一步探讨优化教师语言、化解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以期从优化教师语言的角度丰富关于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研究。本研究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问题提出、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及辨析、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是对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影响的调查设计及实施,对调查所用问卷的设计、访谈和观察提纲的设计进行了说明。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编制了《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影响的调查问卷》,对南宁市市中心、城乡结合部、郊区四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量化研究。第二章是对南宁市四所小学的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表现的影响现状进行的分析,得出了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的相关结果和影响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五种教师语言暴力类型皆与小学生品德表现存在相关性,其中发泄情绪式语言暴力对小学生的品德行为、品德观念和品德意志都呈相关结果,而维护权威式语言暴力主要与小学生的品德行为呈相关结果,说明语言暴力会对学生良好品德的树立造成不良影响。第三章是对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影响的归因探讨,主要从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环境几方面进行阐述。在教师方面,包括言传身教的缺失、专业素养不足,和职业压力较大无法排遣,是出现语言暴力的主观原因;在学生家庭方面,家长推卸教育责任、学校在管理制度和环境净化上、社会在整顿学校周边环境等方面也有着难辞其咎的责任。第四章是为化解教师语言暴力提出一些策略,即教师要提升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掌握语言的艺术、控制情绪的方法、树立和而不同的学生观、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定位等,家长要主动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教师相互协作,实现教育目的,同时学校也要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教师的切身利益,社会也要承担起净化环境等责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避免受到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让孩子顺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