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是番茄两种主要土传病害。番茄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一种番茄重要土传真菌性病害。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大棚种植面积的扩大,枯萎病已成为常见、易发和传播迅速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茵效果,通过EC50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值<10mg/L),其中,50%多茵灵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最强,其ECso值为0.1218 mg/L,其次依次为25%氰烯菌酯,10%氟硅唑,25%啶菌嗯唑,5%已唑醇,10%腈菌唑,75%百茵清,3%中生菌素,50%异菌脲,70%甲基硫茵灵。采用纸碟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茵效果,通过EC50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有3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较强,其中3%中生菌素对番茄青枯病茵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3.3742 mg/L,其次依次为80%代森锰锌、2%春雷霉素。从江苏沭阳、宿迁、溧水及内蒙古海拉尔番茄示范基地的番茄根围土壤中,分离细菌菌株共2062株。采用平板对峙法,以番茄枯萎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为指示菌,从2062株菌株中筛选出21株对两种病菌具有很强拮抗作用。对这21株拮抗细菌进行桔抗物质检测、盆栽试验,并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21株拮抗细菌均能分泌蛋白酶和具有解磷作用:都不能分泌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4株细菌能分泌嗜铁素。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SY290防效最高,分别达到74.2%和75.0%,SQ728、LS536次之,均大于60%。结合各菌株形态特征、16S rDNA与gyr-B序列分析结果,鉴定LS177、SY290、SQ728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LS536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江苏省铜山、溱潼和沭阳地区番茄示范基地番茄根围镰刀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利用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从12份土样中分离得到150株菌株。通过菌株形态学鉴定,得出类型Ⅰ与类型Ⅱ有111个茵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类型Ⅲ有32个菌株,为茄病镰刀菌F. solani,类型Ⅳ有7个菌株,为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分子鉴定了其中51个菌株的ITS基因序列,鉴定结果和形态学鉴定一致。测定了3个种类51株镰刀菌的致病力,致病力弱的有6株;致病力中等的有33株:致病力强的有12株。通过菌株生长速率及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发现菌株的生长速率与致病力呈低度正相关。不同种类镰刀菌致病力分析发现,强致病力菌株中尖孢镰刀菌所占比例最高,为33.3%。不同地区番茄致病镰刀菌致病力分析,发现强致病力菌株中沭阳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33.3%;溱潼和铜山强致病力菌株比例分别为25.0%和15.8%;对不同地区镰刀菌种群分布分析发现,铜山、溱潼、沭阳的优势种群均为尖孢镰刀菌,发生频率分别为66%,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