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煤层气抽采的基础理论出发,应用瓦斯地质理论与煤层气参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影响阜康矿区煤层气生成、运移和保存的地质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通过区域构造研究,总结了阜康矿区的侏罗纪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构造和热演化历程,确定了阜康矿区地质构造的形态、构造应力场演化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收集和测定煤储层厚度、变质程度、煤层气含量等参数,确定主要煤层厚度和变质程度变化规律、煤体结构特征、裂隙—孔隙发育程度、煤层气含量分布特征。为阜康矿区煤层气抽采区块分级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矿区地质构造特征、煤体结构特征、煤矿开采区划与布局以及与中心城市距离等因素,将矿区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煤层气抽采区块。建立了煤层气抽采区块分级事故树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指标的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各影响指标的隶属度,初步实现了对阜康矿区煤层气抽采区块分级的定量评价。得出阜康矿区煤层气抽采有利程度分级为:西部>东部>中部,且西部和东部均属于较有利的煤层气抽采区块,中部属于较差的煤层气抽采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