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切除术后中期预后结果的分析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多个研究试图预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因素,但目前仍未见一致的研究结论。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72例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2011年6月至2016年4月在阜外医院行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前心脏磁共振检查。术后随访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相关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复合终点事件包括以上两者。实验结果:术后随访2.5±1.4年(1至6年),10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其1年、2年和3年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7%、1.3%和3.2%。与此同时,共有53名患者出现复合终点事件,其1年、2年和3年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4%、9.6%和13.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证实:左心室心肌广泛钆延迟强化是心肌切除术后发生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azard ratio[HR],11.80;95%confidence interval[CI],1.38-100.95;P=0.024),而术前心房颤动(HR,2.04;95%CI,1.10-3.78;P=0.024)和最大左心房容积增加(>140ml)(HR,2.64;95%CI,1.46-4.79;P=0.001)是术后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AF和左心房容积增加能够独立预测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研究结论:左心室心肌广泛钆延迟强化是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切除术后中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其他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同术前心房颤动和左心房容积增加密切相关。研究背景:多个研究证实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能够改善梗阻性HCM患者的预后,遗憾的是此项技术仍未得到广泛开展。我们认为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对此类患者深入的临床亚型分析。本研究试图探究不同左心室肥厚形态对于接受外科心肌切除术的梗阻性HCM患者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并随访469例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2011年6月至2016年4月在阜外医院接受外科室心肌切除术(改良扩大Morrow术)的HCM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完成CMR检查。借助术前CMR检查,依据左心室肥厚形态被分将患者分为三种临床亚型,术后每年进行随访跟踪。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复苏成功、心衰或中风导致的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非致死性的心血管病事件;复合终点事件包括以上两者。实验结果:经典室间隔基底部局限性肥厚、室间隔整体肥厚和左心室整体肥厚的患者分别有248例(52.9%)、141例(30.1%)和80(17.0%)例。心肌切除术后随访2.5±1.4年,分别有10例(2.1%)和43例(9.2%)患者发生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事件。相较于其他两类患者,室间隔基底部局限性肥厚患者的左心室室壁最大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心肌广泛LGE比率都偏低,接受心肌切除术后免除主要终点事件生存率更高。然而,三组患者的免除次要或复合终点事件的术后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室间隔基底部局限性肥厚患者是需要外科心肌切除术的梗阻性HCM患者中的一类特殊亚群,其术后生存率较整体室间隔肥厚或左心室整体肥厚患者更高。外科心肌切除术几乎可以消除这类患者术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研究背景:心房颤动在心外科手术后十分常见,但发生机制仍未明确,并且术后AF对预后的影响也未引起外科医生足够的重视。本研究试图探究左心房重构对行外科心肌切除术的梗阻性HCM患者发生术后AF和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94例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阜外医院接受外科心肌切除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完成心脏磁共振检查,并在术后住院期间接受持续心电图检测。术后患者定期随访的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相关死亡、中风、动脉栓塞、需要入院治疗干预的心力衰竭事件。实验结果:本组427例无术前AF的患者中,共有55(12.9%)例住院期间出现术后AF。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证实高龄(>50 岁)(p<0.001;OR,3.663;95%CI,1.940-6.915),左心房容积增加(LAV>140ml)(p=0.004,OR,2.224;95%CI,1.291-3.830)和左心房收缩功能下降(LAEF=<40%)(p=0.031;OR,1.675;95%CI,1.048-2.674)是心肌切除术HCM患者发生术后AF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随访2.5±1.4年(1-6年),共有56名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出现术后AF的患者,其免除复合终点事件的生存率较术前及围术期保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偏低(Log-rank检验,p<0.001),与术前AF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32)。深入分析发现,作为术后AF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年龄较大、左心房容积增高和左心房收缩功能降低的患者其心肌切除术后免除复合终点事件的生存率均偏低(p<0.05)。研究结论:术前高龄、左心房容积增大和左心房收缩功能下降是接受心肌切除术HCM患者发生术后AF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AF是心肌切除术HCM患者中一类特殊亚群的标志性特征,这些患者术后预后较差,类似于术前AF的患者。
其他文献
多数材料是应变率正敏感的,其屈服应力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在应变率相关的动力学实验中,发现铝锂合金是应变率负敏感的,具有明显的冲击韧性特征.为了全面认识该种材
本文介绍了企业集团的概念及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健全全面预算制度
<正>增长过快不再是中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取而代之的是源于结构、素质和分布上的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期发布报告指出,新人口形势下,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
针对20MnMo管板锻件锻造工艺复杂,容易产生缺陷的特点,分析研究了造成20MnMo管板锻件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原锻造工艺来控制夹杂物的外貌和减少夹杂性裂纹,从而提高20MnM
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IGBT三维热模型并运用基于有限元法的分析软件ANSYS软件对其热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单元的热耦合作用,原包间距在10um时比较合适;在相同的功
夹杂性裂纹是大型饼类锻件在生产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控制夹杂物形貌(使之减少成为片状的可能)、抑制微夹杂性裂纹的聚合,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塑性夹杂可被修复的规律
目的观察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改良骶管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拟在改良骶管阻滞下行肛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舒芬太尼组于骶
根据省公司"三集五大"建设管理要求,结合砀山供电公司管理特点,实施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现了电网调度、监控专业一体化运作。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组织结构扁平,业务
在分析夹杂性裂纹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控制锻造过程中夹杂物形状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有限元模拟管板锻件成形过程,力求减小镦粗时的不均匀变形,提出了WHF法拔长+预镦粗+旋压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通常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将金属(如Si、Ti、Zr等)烷氧基引入到高分子聚合物链中,起到综合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优势的作用,这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优异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