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欺诈法研究——以欺诈法货物买卖合同条款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i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7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防止欺诈与伪证法》 (An Act for the Prevention of Frauds and Perjuries),简称欺诈法(Statute of Frauds)。欺诈法在合同领域最早规定在英国《防止欺诈与伪证法》的第4条与第17条。目前除了路易斯安娜州以外,美国有49个州仍然在实施欺诈法。 英美欺诈法是一项复杂的合同制度。她历史悠久,起源于英国国会的制定法,却获得普通法上的发展,影响着美国当代的合同制度。她涉猎的合同范围广泛,历史上欺诈法包括欺诈法婚姻合同条款、欺诈法担保合同条款、欺诈法遗嘱合同条款、欺诈法一年合同条款、欺诈法土地合同条款、欺诈法货物买卖合同条款。欺诈法在当代合同制度中保持影响的有欺诈法担保合同条款、欺诈法土地合同条款、欺诈法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她影响深远,证明合同存在与内容,指引合同各方的行为,形成合同当事人信守诺言的内心确认。她充满活力,英国国会赋予其法律的雏形,而英国与美国的法官解释欺诈法也创造了欺诈法,当适用欺诈法可能发生不公平的结果时,法官通过对欺诈法的解释与欺诈法例外规定的适用而实现正义。 英美欺诈法指欺诈法范围内的合同应当具备合格的备忘录,否则不能被强制执行,符合欺诈法例外规定的除外。欺诈法适用引发了许多复杂问题。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欺诈法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介绍了欺诈法的概念与范围、目的与功能:第三部分以欺诈法货物买卖合同为例解释了欺诈法的适用:第四部分欺诈法的评价;第五部分将欺诈法与他国的合同形式制度比较研究。 欺诈法自英国创立,在美国发展,她是英美法律制度中最具争议的制度之一。三百来几乎在“存”与“废”之间的夹缝中存续至今。欺诈法在普通法上的源远历史,在法律制度中存废之争的玄机,以及她所折射的实体与程序、内容与形式、法律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无不使吸引着历代普通法学者与法律人的关注。欺诈法是理解普通法系合同制度的一个窗口,同时她也为大陆法系提供了合同法研究的生动的现实素材与制度重构的启示。当我们立足我国国情,展望民事法律制度发展的未来时,我们可以发现英美欺诈法不仅是历史的产物,她也为我国合同法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其他文献
保险公估人作为一种中介组织,它与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一起构成了保险中介市场的三大支柱,在保险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我国保险公估业是极为必要的。首先,保险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者,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他的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很高的借鉴价值。它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rn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加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筑事业欣欣向荣,成就令世人瞩目.rn
本文以微软案为契机,以美国反托拉斯法为中心,从法律和经济等多个角度对搭售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除了关注搭售的反竞争效果外,同时也分析了搭售行为对经济生活的价值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二元经济向一元模式转变的必然过程。根据他们的理论,我国的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出现其实就是我国二元经济消解的过程。但是,由于我国的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