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为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扩大开放而在本国区域内设置的特殊经济发展试验田,希望以小范围试点的方式收获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经验,最终上升为法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是对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尝试,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为进一步营造我国国际化、法制化的投资营商环境助力。为全面实施这一战略,充分调动自贸区内的“试验”积极性尤为重要。容错机制的特殊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为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扩大开放而在本国区域内设置的特殊经济发展试验田,希望以小范围试点的方式收获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经验,最终上升为法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是对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尝试,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为进一步营造我国国际化、法制化的投资营商环境助力。为全面实施这一战略,充分调动自贸区内的“试验”积极性尤为重要。容错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其原本是各个地方政法实践中的产物,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容错机制作出明确规定,容错机制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国家治理层面,为各地初步建立容错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指导原则,以解决行政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的问题。容错机制本身是人文主义理念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考虑到自贸试验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在自贸区内建立容错机制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层面双重需要的。基于此,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容错机制的基本法律内容、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实践困境,以期提出完善我国自贸试验区容错机制的建议。文章除引言和结论,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容错机制的概念和发展过程以及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立法现状进行系统介绍。第二部分阐述了容错机制对于我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意义,旨在明确我国自贸试验区本身的功能特殊性和容错机制对于充分发挥这种功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第三部分是对我国自贸试验区容错机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法律分析。该部分主要从容错机制的规则表述、权力授予、认定标准和执法司法角度进行解析,以此梳理出我国自贸试验区应该建立怎样的容错机制才能得到有效实施,才能真正起到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功能的作用。第四部分旨在探讨完善我国自贸试验区容错机制的法律对策。该部分针对于上一部分所提出的容错机制现存法律问题,在借鉴其他制度先进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贸试验区容错机制的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集体仲裁制度在我国较为陌生,构建集体仲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应对群体性纠纷,换言之,当发生纠纷时,若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潜在的或者确定的多人,则集体仲裁制度方得适用。在发生群体性纠纷时,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当事人人数众多,并且双方常就某一法律价值争执不下,意见难以调和,多发生在大规模以及小额分散性案件之中。对于此类问题,我国现有的救济渠道主要为司法诉讼或借助行政执法加以解决。随着市场经济及仲裁制度的发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资本集中的结果导致关联公司的产生。尽管关联公司能够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但是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最普遍的问题表现为关联公司从属的公司或者其控制的公司虽然在形式上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但实质上在财产、人员和业务等方面已混为一体,他们利用关联公司的身份逃避债务,严重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一类行为似乎可以适用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
意向书是指当事人在经过深入磋商后,缔结正式协议之前签订的确定商务合作意向的一种非正式文书。目前,在意向书被广泛运用于共同投资、房地产交易、企业并购等领域的同时,因意向书引发的纠纷也是层出不穷。笔者整理2012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的所有以意向书为争议焦点的判决书发现,样本案件中近一半案件涉及的意向书被法院认定为预约合同,另有近四分之一的案件中法院并未对意向书的性质进行明确界定。总体上
本文先从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及收集到的相关司法数据中描绘出我国现有的商标恶意注册规制现状的全貌。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注册行为进行类型化研究,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再从打击此不良现象的本源出发,探究规制其正当性基础,找出当前商标注册制度中的漏洞以及现行规制办法的不足之处。最后综合我国的司法经验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试为规制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
本文研究的是《现代妇女》在重庆出版时期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女性媒介形象为研究视角,“形象建构”为研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刊物呈现的内容及呈现手段、主题选择、人物选择等分析《现代妇女》进行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特征、意义以及影响建构的因素。本文第一部分是对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明确本文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形象建构理论”为研究理论、女性媒介形象为研究视角、《现代妇
自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以来,通过类似于“剥离”的方式使得行政协议案件逐步纳入行政诉讼范围。审判实践中部分法官始终以行政行为的思维审判行政协议纠纷,然行政协议具备合意性的天然特质,一味囿于行政行为审判思维必定使得原告部分权益得不到良好救济。随着最高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9]17号,后文简称《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的出台,行政协议纠纷中原告的诉讼处分权得到重视。行
2020年初,瑞幸咖啡造假丑闻爆发,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巨大波澜的同时,也将董事责任保险带入了人们的视野。董事责任保险全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它是指“董监高”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因工作疏忽或者不当行为损害公司股东、其他主体利益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转由保险公司承担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董责险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在减少财务困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公司内控质量和商
“拼接式”视听作品是指作者对影视、剧集等原有的视听作品素材,通过剪辑、混编等方式将多个素材片段拼接在一起,从而制作成的一种新型网络视听作品。互联网语境下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媒介技术的先进化以及受众需求的多元化致使“拼接式”创作已逐步成为常态。对于这类“作品”的侵权边界尤其需要小心求证:一方面要保护原作品作者的版权权利;另一方面也要为数据语境下常态化的“拼接式”创作基于合法合理的认可。拼接的争议更多来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证券侵权纠纷也在增加,不仅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而且阻碍了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一直以来《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都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的程序性规定,在处理证券纠纷上明显力度不足,并且很少适用。《证券法》修改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改变了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的适用现状,尤其是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以投资者保护机构作为代表人,作为新制度与先前在《民事诉讼法
数字经济时代是数据富矿被充分挖掘的时代,也是企业竞相争夺数据的时代。企业数据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成机制使得其自身成为同时承载人格利益、财产利益双重价值的待规制客体。一方面,当前诸多学说尚且停留于对企业数据的权利性质之认定及其具体权能配置等私权化层面的探讨,忽视了企业数据之个体性及公共性的双重面向,传统赋权模式在尚无定论的数据确权纷争及数据权属存疑却依旧蓬勃发展的数据产业实践面前略显苍白无力。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