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杜鹃黄酮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抗炎活性评价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花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干燥叶或带叶嫩枝入药,性微温、味辛,主要的药效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祛痰止咳、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本论文对紫花杜鹃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纯化工艺、特征图谱、单体分离、结构鉴定及抗炎活性几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究,为该药材更深入的开发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根据文献记载,总结概述了杜鹃属植物按化学性质分类的几种存在形式,主要成分黄酮类和萜类,对杜鹃属药理作用进行相关叙述,主要有止咳祛痰、抗炎镇痛、抗心脑血管损伤、杀虫、抗氧化等作用。
  以芦丁作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紫花杜鹃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最终确定紫花杜鹃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65%乙醇体积分数作为提取剂,在料液比1:12条件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3h,紫花杜鹃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5.62%。对比6种型号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效果,筛选出AB-8大孔树脂为紫花杜鹃总黄酮最佳分离纯化树脂,经过纯化后紫花杜鹃总黄酮含量由原来15.8%提高到85.4%。
  建立了紫花杜鹃总黄酮HPLC特征图谱,对总黄酮进行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并经过结构鉴定确定其化合物为:(2S)5,7-二羟基-6,8-二甲基4-0甲氧基二氢黄酮(化合物Ⅰ),儿茶素(化合物Ⅱ),山柰素(化合物Ⅲ),槲皮素(化合物Ⅳ),杨梅素(化合物Ⅴ),二氢杨梅素(化合物Ⅵ),槲皮苷(化合物Ⅶ),异槲皮苷(化合物Ⅷ),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化合物Ⅸ),槲皮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化合物Ⅹ),芦丁(化合物Ⅺ),槲皮素-3,4′-O-二-β-D-葡萄吡喃糖苷(化合物Ⅻ),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Ⅴ、Ⅵ、Ⅹ、Ⅻ首次从紫花杜鹃中分离得到。
  分离出的黄酮化合物及总黄酮通过MTT法对细胞存活率进行测定、用Griess法考察LPS诱导RAW264.7炎症细胞中NO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LPS诱导RAW264.7炎症细胞中抗炎因子TNF-α、IL-6、IL-1β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给药浓度范围内除化合物Ⅸ以外细胞存活率均在100%附近,说明剂量范围内无毒性;总黄酮及各化合物对NO均产生量都起到抑制作用,对比IC50值显示作用程度有稍差别,其中化合物Ⅰ、Ⅲ、Ⅳ、Ⅴ效果最好,进一步选取上述四种进行抗炎活性物质实验,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针对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都有较高抗炎活性,针对不同炎症因子作用有细微不同。
  本论研究明确了紫花杜鹃黄酮类成分中具有抗炎活性的药效物质,为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联用和靶向代谢组技术,研究健康志愿者(Health组)和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患者血浆中158种类二十烷酸的含量差异。通过多维统计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筛选可用于辅助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类二十烷酸脂质生物标志物。同时,采用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胶原制备技术,通过适当优化工艺制备性能更好的胶原,并选择EGCG与胶原结合后制备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紫外引起的皮肤光老化的制剂产品,研究其是否具有协同抵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该制剂的作用效果,为后期企业生产相关制剂产品提供基础。  【方法】  1.以牛跟腱为原料,采用醋酸与胃蛋白酶结合法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并检测其性能。通过紫外光谱检测和SDS
学位
【目的】  1.研究环黄芪醇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2.研究环黄芪醇对地塞米松导致的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抑制的影响。  3.研究环黄芪醇对MC3T3-E1细胞及地塞米松处理后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4.研究环黄芪醇对地塞米松导致的斑马鱼胚胎骨量下降的影响。  【方法】  1.体外培养前体成骨细胞MC3T3-E1,应用成骨诱导液(OIM)使其成骨分
学位
【目的】  1.从紫球藻中提取出小分子多肽,鉴定该多肽的序列,分析多肽的结构并合成小分子多肽。  2.建立紫外辐射诱导的HSF细胞模型,评价紫球藻源多肽对该模型的保护作用。  3.探讨紫球藻源多肽对紫外损伤细胞模型的Ⅰ型和Ⅲ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水平表达的影响。  【方法】  扩大培养紫球藻7天后收集,冷冻干燥并称重。紫球藻藻粉加入双蒸水,联合反
【目的】  本研究以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和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OB)为研究对象,从动物和细胞两个层面评价黄芪三仙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防治作用,进而探究黄芪三仙汤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  体内实验:  1.将三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Normal)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OVX )组、阳性药雷洛昔芬(Ral-S )组、高/中/低剂
【目的】  2型糖尿病导致骨质疏松症(DOP)和脆性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防治研究得到重视。DOP的原因复杂,经典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不显著。染料木黄酮(genistein,简写为GEN)是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调节机体的脂代谢、骨代谢和保护心脑血管。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db/db小鼠2型糖尿病(T2DM)诱发骨质疏松模型,研究GEN对小鼠骨代谢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第二部分研究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MALAT1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诱导人软骨细胞C28/I2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1.SNP体外诱导人软骨细胞C28/I2损伤模型的建立。  0.25mM、0.50mM、1.00mM、2.00mM、4.00mM浓度的SNP干预C28/I2细胞12h后,采用MT
【目的】  Bis(4-hydroxy-3,5-dimethylphenyl)sulfone(TMBPS)是一种具有砜结构的双酚化合物,是合成芳香族聚酰亚胺和含有聚砜组成基团的交替嵌段共聚物的原料之一。我们发现TMBPS对肝癌有抑制作用,本文旨在探究TMBPS对HepG2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机制和确定靶蛋白,以及TMBPS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效果,为进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现阶段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仍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然而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都属于细胞毒性药物,这一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选择性较差,在杀死恶性增殖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免疫功能低下等主要副作用,既严重地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又使其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现有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化学药物往往治标不治本,而运用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治疗
学位
皮肤癌是在皮肤上增殖生长的恶性肿瘤,它可分为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和恶性黑素瘤(MM)三种类型。皮肤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确诊癌症病例中有30%病例是皮肤癌,每年全世界发生皮肤癌患者多达200多万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的死亡率极高。紫外线的过量辐射是导致皮肤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机体皮肤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照射,中波UVB对其伤害最为严重,会导致DNA损伤、皮肤黑色素积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