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基层有一批热爱农村、志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青年人才队伍。大学生当村官,为农村输送了新鲜血液,增加了农村智力资源,这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型现代化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生事物。2008年初,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践证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有利于让大学生在农村基层丰富阅历、磨练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河南大学生“村官”活动的开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很早就把大学生“村官”建设计划纳入政府人才计划并进行制度化安排。郑州,作为国家的一个省会城市,在河南省范围内在宣传、实施国家政策方面起着积极的表率作用。郑州市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市逐步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争取用3年至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市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大学生的目标,促使全市村干部素质有明显提高。本文在国家政策大背景下,针对郑州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经过调查研究,以详实的数据和资料,从数量、分布、构成、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方面,反映出郑州市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并对大学生“村官”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及自我评价,村民、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评价两方面着手。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省市在大学生“村官”建设中经验相比,分析概括了郑州市在大学生“村官”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其他省市的优秀经验,从融入、培训、监督、保障、退出等六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措施,旨在将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