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国人腰骶椎隐裂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提出腰骶椎隐裂的发生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082例体部螺旋CT检查的图像信息,其中18y以下508例,18y以上574例。以12m为一个年龄段间隔分小组,将18y以下共分18小组,比较各小组腰骶椎隐裂的发生率及发生部位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找出差异的年龄段规律。统计18y以上组腰骶椎隐裂的发生率,以10y为一个年龄段间隔分小组,将18y以上共分6小组,并比较各年龄段及男女间腰骶椎隐裂发生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回顾分析141例(未成人组81例,成人组60例)排尿功能异常患者螺旋CT检查的图像信息,与对应年龄段比较,比较排尿功能异常患者腰骶椎隐裂的发生率与不伴有排尿功能异常患者腰骶椎隐裂的发生率有无统计学意义。按临床症状将18y以上组分为腰痛组及非腰痛组,比较两组腰骶椎隐裂的发生率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容积合成(Volume Rendering,VR)进行图像三维后处理,主要对脊柱VR像后面观进行肉眼观察,评价腰骶椎椎板闭合状态。L5、S1、S2任意一个或多个椎板未完全闭合,就归为隐裂。采用SPSS 11.5软件包,U检验来评价各小组及18y以上组男女腰骶椎隐裂发生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0~8y各小组腰骶椎隐裂发生率为94%~97%,各小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4y各小组发生率为48%~52%,各小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8y各小组发生率为19%~22%,各小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y以上腰骶椎隐裂发生率为16%,男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y、8~14y、14~18y三大组总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18y与18y以上隐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成年人0~18y间共18小组,腰骶椎隐裂单纯型发生率范围为11%~20%,腰骶椎隐裂混合型发生率范围为80%~89%,各小组间腰骶椎隐裂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人组腰骶椎隐裂单纯型发生率为71%,腰骶椎隐裂混合型发生率为29%,与未成年人各小组间腰骶椎隐裂发生率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成人组小缺损型、贯穿交叉型、对称+游离骨片型、对称无游离骨片型、不对称+游离骨片型、不对称无游离骨片型的腰骶椎隐裂发生率分别为59%、11%、6%、5%、7%、12%。去除年龄因素的影响,腰骶椎隐裂与排尿功能异常无相关性。成人组腰骶椎隐裂与年龄、性别及腰痛无关。结论生后腰骶椎椎弓闭合仍在继续,骨性椎弓发育可分三期:0~8y为生理性未闭合期,8y~14y为闭合过渡期,14y以上为闭合稳定期。单纯性腰骶椎隐裂应视为脊柱的一种解剖发育变异。去除年龄因素的影响,腰骶椎隐裂与排尿功能异常无相关性。成人组腰骶椎隐裂与年龄、性别及腰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