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但是城市化带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也使得城市居民面临着肥胖、慢性病、心理健康等一系列健康挑战。为了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从建成环境优化的视角探索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规律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城市主义认为,紧凑型社区有助于培养健康行为进而提升人口健康水平。然而,这一理论主要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在高密度的中国情境下,其适用性高度存疑。此外,以往关于建成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存在三点不足,即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仍有争议,且较少关注健康态度的作用;对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路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对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年龄异质性考虑不足。基于2018年上海个体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首先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建成环境要素(密度、土地利用多样性、街道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到公交站距离)对居民健康状况(肥胖、慢性病、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造包含多重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建成环境要素影响健康状况的健康行为路径(步行行为、体育锻炼、社会交往、健康饮食)。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建成环境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路径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建成环境显著地影响居民健康,而健康行为是其重要的作用路径,且建成环境的作用还具有年龄异质性。具体结论如下:第一,建成环境对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即使控制了健康态度变量,结论仍然成立。在中国高密度的情境下,紧凑型建成环境既会促进居民健康,也会降低居民健康。一方面,较高的路网密度、充足的公园广场和公交站点都有助于促进居民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人口密度的提高反而不利于居民健康。控制健康态度变量后,建成环境对身体健康(肥胖和慢性病)的影响基本不变,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明显降低。健康态度对不同类型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同,重视健康的态度有助于减少居民慢性病,对心理健康具有提升作用,但与肥胖不具统计关联。第二,健康行为是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较高的路网密度通过促进通勤步行时间和邻里融洽程度改善健康,充足的公园广场通过促进通勤步行时间、体育锻炼时间、邻里融洽程度、进食果蔬频率而促进健康,更多的公交站点通过增加邻里融洽程度促进健康。另一方面,高人口密度通过降低邻里融洽程度而损害健康,邻近市中心通过降低通勤步行时间和邻里融洽程度而损害健康。其他建成环境要素对健康的影响存在促进和降低两方面路径。其中,多样化的土地利用会通过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健康,但也会通过降低邻里融洽程度而损害健康;邻近地铁站会通过增加通勤步行时间和进食果蔬频率而促进健康,但也会通过降低体育锻炼时间而降低健康水平。第三,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存在差异。一方面,土地利用多样性对青年人健康只有正向影响,但对中年人健康既有正向影响路径也有负向影响路径。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较高的路网密度、充足的公园广场和较多的公交站点都能促进健康,邻近市中心则会降低健康,而人口密度和邻近地铁站对健康则既有正向影响路径也有负向影响路径。尽管这些建成环境要素对健康的影响方向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一致,但其影响路径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中国情境下建成环境与健康行为、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城市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证据。同时,本论文结论对于指导健康城市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政策启示价值。第一,建成环境对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规划可以从优化建成环境的角度来助力健康促进,同时要为起中介作用的健康行为的发生创造条件,以保证建成环境优化效应的实现和提升。第二,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健康城市建设需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健康需求。第三,健康态度与健康具有密切关联,因此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升人口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