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道路交通事故是中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车、路、天气状况等,而驾驶员的个人因素是主要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驾驶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人格特征、心理健康和易发交通事故之间的联系。并围绕社会人口学、人格特征构建驾驶员心理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明确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进一步通过5-HTT(5-羟色胺转运体)敲除小鼠的动物模型加以验证和探究,以求更全面地阐明驾驶员易发交通事故的社会-心理-遗传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本研究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596名机动车驾驶员,其中包括295名易发交通事故驾驶员(事故组)和301名未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对照组)。采用EPQ和SCL-90量表对所有驾驶员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测,驾驶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则使用自拟的访谈式问卷。 (2)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析驾驶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三个潜变量对应的观察变量对其影响情况,明确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为进一步验证和探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和假设,即驾驶员体内的5-HT(5-羟色胺)、5-HTP(5-羟色氨酸)及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可能与其抑郁、焦虑、冲动等心理行为症状有关。构建了5-HTT表达缺失或表达减低的小鼠模型,分别为5-HTT+/+(野生型)组15只,5-HTT+/-(表达减低,杂合子)组17只,5-HTT-/-(表达缺失,纯合子)组15只,共计47只。并通过Morris水迷宫、旷场、高架十字迷宫、转棒等有关心理行为学实验,对小鼠空间探索、学习记忆、运动协调以及焦虑、紧张等心理行为进行评估,采用ELISA实验检测血清5-HT、5-HTP、CREB(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及BDNF含量。 结果: (1)年龄为26-35岁的驾驶员与≤25岁的驾驶员相比,减少了72%的交通事故可能性(OR:0.28,95%CI:0.14-0.59);驾龄≤2年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约是驾龄≥21年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风险的3倍(OR:3.17,95%CI:1.10-9.19);OR值随着月收入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收入较低的驾驶员有更多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OR:4.63,95%CI:2.67-8.04;OR:3.57,95%CI:2.04-6.25;OR:3.78,95%CI:2-7.15);偶尔喝酒和经常喝酒的驾驶员,与不喝酒驾驶员相比较,其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更高(OR:2.49,95%CI:1.52-4.07;OR:3.27,95%CI:1.39-7.72)。 (2)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外倾性(E)和神经质(N)人格特征与交通事故有关(OR:1.26,95%CI:1.15-1.39;OR:1.16,95%CI:1.06-1.27);此外,具有躯体化的驾驶员,其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约11倍(OR:11.19,95%CI:4.56-27.42)。 (3)易发交通事故驾驶员的社会人口学情况与其人格及心理行为特征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吸烟和饮酒情况均与其相应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有关联(P<0.01或P<0.05)。 (4)从模型拟合的最终结果得知,社会人口学特征与人格特征、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2、0.32和0.38。在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饮酒,影响最小的因素是文化水平,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4、-0.16;在人格特征方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E,影响最小的因素是掩饰性(L),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7、0.19;在心理健康方面,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心理维度因子中,其影响效应排在前5位的是焦虑、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及恐怖,影响效应最小的是精神病性,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92、0.81、0.77、0.73、0.70、0.50;所有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5)人口学特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均有直接效应,效应大小关系为人格特征(0.38)>人口学特征(0.32),且均为正向效应;人口学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间接效应,其效应大小为0.20,说明人口学特征既是影响心理健康的直接变量,又是间接变量;人口学特征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总效应大小关系为人格特征(0.52)=心理健康(0.52),且均为正向效应。 (6)行为学实验结果如下: 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泳速在处理组和时间点之间没有交互作用(P>0.05);三组间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平均泳速、穿越平台次数以及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1);5-HTT-/-组小鼠的平均泳速、穿越平台次数以及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最低,其次是5-HTT+/-组,5-HTT+/+组最高,而5-HTT-/-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高于5-HTT+/+组,上述两两比较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三组间小鼠的站立次数、中央区进入次数及中央区滞留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发现,5-HTT-/-组小鼠的站立次数、中央区进入次数及中央区滞留时间均低于5-HTT+/-组和5-HT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三组间小鼠的开臂区进入次数、开臂区进入次数百分比以及开臂区滞留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发现,5-HTT-/-组小鼠的开臂区进入次数、开臂区进入次数百分比以及开臂区滞留时间均低于5-HTT+/-组和5-HTT+/+组(P<0.05); ④转棒实验结果显示,转棒上持续时间、转棒距离及掉落时转速在处理组和时间点之间均没有交互作用(P>0.05);不同组间及不同时间点间小鼠转棒上持续时间、转棒距离以及掉落时转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主要在第1、2、5天5-HTT-/-组和5-HTT+/-组小鼠转棒上持续时间、转棒距离及掉落时转速均低于5-HT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7)三组小鼠血清中5-HT、5-HTP、BDNF及CRE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5-HTT-/-组和5-HTT+/-组小鼠血清中5-HT、5-HTP及BDNF水平均低于5-HT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HTT-/-组小鼠血清中CREB水平低于5-H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血清中5-HT、5-HTP、BDNF及CREB水平彼此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8)小鼠血清中5-HT、5-HTP、BDNF及CREB水平均与其相应的行为学指标有关联(P<0.05或P<0.01)。 结论: (1)驾驶员的交通事故行为主要受其社会人口学情况、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2)驾驶员人口学特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吸烟饮酒越多、离异或丧偶、月收入越低,其相应的外倾性、神经质及精神质等人格特征可能越明显,心理健康方面相应的问题可能越多。 (3)5-HT、5-HTT及5-HTP水平可能与人或动物的认知功能和心理行为有关,含量较低的人或动物患烦躁、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的风险较大。 (4)本研究验证了前期研究假设,即血清5-HT水平下降可能会导致其cAMP信号通路上CREB和BDNF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可能导致机体认知功能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而使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