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以来中国男性作家笔下的“恋母情结”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22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恋母情结”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中是经久不衰的课题。它主要是一种心理倾向,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大部分都暗含此种情结。这一理论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引人瞩目的。此情结在西方文学中曾掀起一阵浪潮,风靡一时。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作家在作品中对“恋母情结”的阐释可谓是淋漓尽致。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文学中的人物虽没有西方文学人物那样典型,但在中国文学史中“恋母情结”也是俯拾皆是,并不逊色。“五四”前后,精神分析学引入到中国,并引起了国人的广泛重视。鉴于中国的社会形势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的焦灼、崇拜、急于追寻的心理需求,中国文坛上第一次出现了弗洛伊德热。中国的学术界,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批评都能找到精神分析主义的影子,可以说整个中国文学史中都渗透着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主义在西方文学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之后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恋母情结”在中国文坛上也备受关注。到了1930年代,由于中国的现实形势,弗洛伊德的热度逐渐在中国退却。到197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社会文化背景,弗洛伊德主义不只被冷落,甚至成为文化禁区。受此影响,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也是很谨慎的。“恋母情结”也渐渐被淡出文学创作与批评。直到19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蒙昧时期的结束,使得弗洛伊德主义又重新在中国文化界站住脚。精神分析主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1980年代作家的创作,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的男性作家,这些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大部分都自觉与非自觉地体现了“恋母”这种心理倾向。本文的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恋母情结”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定义,然后简单阐述一下“恋母情结”与文学的关系。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中外文学中的典型作家作品“恋母情结”的梳理,对中外“恋母情结”进行对比,以此得出中外文学“恋母”背后的巨大差异。第二章对中国1980年代以来男性作家作品中“恋母”的呈现形式进行分析。第三章结合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以及具体作家的成长经历对1980年代以来男性作家“恋母情结”现象的原因进行透析。第四章,结合弗洛伊德主义中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中国文学作品进一步挖掘“恋母情结”背后的精神内涵与隐含的意义。
其他文献
对于人的成长发展,幼儿阶段是最为重要的黄金时期,能否为幼儿提供好的教育是人能否成才的关键。家长为幼儿提供了很多先进的电子教育产品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电子多媒体技术在
纵观建国后的云南文学史,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云南军旅小说是一个显著的独特存在。建国初云南军旅小说所取得的成就,使云南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站在今天的文学史研
冲突话语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一种冲突性交际行为。而亲子话语冲突是其中一个分支,是指发生在亲子双方之间的一种冲突性话语。本文从语篇分析
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概念的逐步清晰,现代物流企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库存管理是整个物流供应链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环节,新一代的库存管理系统也应当与时俱进,在结
目的 :研究氟对纯钛表面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氟化钠人工唾液浸泡24 h后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在纯钛表面的黏附情况,并用
通过对亚麻长麻纺纱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技术改造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高纺纱质量的目的。
重点阐述了亚麻纤维的纤维长度分布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控制亚麻粗纱的化学脱胶方式、条件,确保纤维分布合理,以达到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
<正>作为世界经济舞台的后起之秀,韩国经济的崛起,是与韩国企业质量文化的进步,与韩国产品质量的迅速提升同步完成的,其中,现代汽车企业集团是个典型代表。近十几年来发展迅
期刊
定量DNA-DNA杂交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鉴定未知菌的手段,对于表型性状差别小,难以识别菌株的分类鉴定更有价值,对于解决种水平以上的分类学问题和新种的确定十分重要。本实验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日益重视在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院校纷纷开展了各级各类以本科生培养为目的的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大量多元化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