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等中家部委共同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但由于投资额度大、流动性差、周期长等原因,造成社会资本参与性始终不高。在此背景下,中国证监会联合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底出台意见提出选取优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以解决PPP项目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度不高及退出程序复杂两大难题。2017年2月,首批四单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发行,拉开了我国PPP资产证券化的序幕。在此背景下,本文将PPP资产证券化定价及基影响因素确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我国特色和实际,明晰了PPP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并概括出PPP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针对现行市场中已上市的PPP资产证券化产品,从交易结构、运作流程和交易原则等方面进行论述。其次,PPP资产证券化最重要的环节是定价,其定价原理及影响因素对价格的作用规律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又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是一种结构化融资债券,故选择固定收益证券定价模型和利差定价模型对其定价规律进行分析。鉴于现有PPP资产证券化产品数据较少,故选择2013-2017年沪深两市发行的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基础资产与PPP标的资产相同的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产品为样本,以发行利率为因变量,基础资产质量、增信程度、证券特点和宏观环境四大类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从维度上来看,宏观环境、基础资产质量对利率定价影响显著;第二,从增信手段来看,信用分级对PPP资产证券化定价利率的影响有限,超额覆盖甚至产生了负向效应;第三,就担保来看,地方政府的显性担保和财政实力强弱都能够降低PPP资产证券化的违约风险,因此可能存在着隐性担保。在此基础上,针对隐性担保对PPP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影响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发行人的国有属性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预算覆盖率能显著降低利差,市场认为PPP及PPP资产证券化背后存在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其程度同时取决于隐性担保意愿及能力。最后,在总结全文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推动PPP资产证券化定价规范化,保证投资者自身利益和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一是选择优质PPP项目来推动资产证券化;二是市场化运营以发挥增信的作用;三是建立地方政府担保约束性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