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作为其中两大主要目标,历来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理论界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货膨胀率处于何种水平才是最优两个问题一直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前者从最初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无影响发展到目前存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多种观点并存。后者存在两种说法,Friedman的观点是当名义利率为零,即通货紧缩时为最优,而Phelps则指出名义利率不应该是为零,而应该是大于零的值,此时才是最优。不同的分析角度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所给出的最优通货膨胀率也不尽相同。学术界虽然观点众多,但目前普遍认为:当通货膨胀为温和的时候,此时对经济是有利的,当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恶性通货膨胀)时,此时对经济具有不利的影响。所以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不是一直具有促进作用或者抑制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非线性作用。通货膨胀可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间内不同,一方面在某个区间内促进经济增长,而在另一区间内无影响或是起抑制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估计出我国的最优通货膨胀率,通过找出对经济增长最有利的通货膨胀率区间,进而给出不同区间下通货膨胀调控目标。当通货膨胀率处于最优时,此时不必要对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反之,则需要实施政策以使通货膨胀率重新处于最优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形态特征,发现自2011年7月份开始我国CPI同比增长率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最初的6%的同比增长率下滑至2014年2%左右的增速,通过分析得知,当前这种持续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受到了0.8的通货膨胀率持久性系数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快速下滑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其次,本文从凯恩斯理论、货币理论、托宾效应、内生增长理论以及理性预期理论层面给出这五种关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总结,并分析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通货膨胀通过影响到资源配置、投资决策、对外贸易和消费最终作用于经济增长。然后,通过样本数据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从历史期来看,我国经历过低通货膨胀和高经济增长阶段、高通货膨胀和高经济增长的阶段,显示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可能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即可能需要从非线性的角度考虑两者之间的影响方式,并进而得出对经济最有促进作用的通货膨胀率。最后,考虑到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作用,并检验这种非线性,本文使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其理论含义是当门限变量处于不同区间时,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作用大小是不一致的。方程以经济增长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通货膨胀作为门限变量,同时引入其他对经济增长有影响的控制变量,根据新古典理论等选择初始GDP水平、出生率、劳动人口增长率、投资、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对外贸易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为保证模型的正确性,本文使用单位根检验以及协整检验以确定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进而进行调整和筛选变量。本文结论显示,三门限回归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效应。并且通货膨胀率被划分为四个区间:(-∞,2.93%),(2.93%,3.77%),(3.77%,6.63%)以及(6.33%,+∞)。当通货膨胀水平处于(2.93%,3.77%)区间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当通货膨胀率处于区间之外时,可以使用政策手段使其重新处于最优的区间之内,以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