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运用的是标准化、同步化、批量化的模式评价学生,这种传统的评价越来越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不相适应,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尤其是1998年上海开始了被称为跨世纪人才工程的第二期课程改革,其中包括与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方式的改革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文件精神和上海二期课改的评价要求,上海市教委基教处组织编写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以下均简称《记录册》),2004年9月全市中小学开始试用,2005年又对《记录册》进行了全面的修订。由于《记录册》在全市中小学试用才一年多的时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我们去不断完善它。
本论文在对中学生评价体系进行回顾和对《记录册》评价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定量、定性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记录册》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广大教师对《记录册》的看法和期望),在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记录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本研究以黄埔区初级中学为例。通过对黄埔区四所初级中学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及二所学校领导、教师的深入访谈,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教师基本认同《记录册》,认为它基本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个别差异;《记录册》内容的设计较为合理;《记录册》的实施使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操作繁琐,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在运用质性评价方法时普遍感到困难;一些学校的培训工作没有跟上;《记录册》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对《记录册》存在的问题,从评价改革的社会制约性、教师评价的素养、学校管理制度、《记录册》内容的科学性和操作的简便性、培训工作的开展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反思和探讨。
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记录册》提出了一些设想,包括学校管理机制的建设、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支持条件、在招生制度中如何有效使用《记录册》、《记录册》电子化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