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建筑形态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k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无论是老校园新建筑还是新校园老建筑,都深刻地反映着百年来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之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变迁。 洋务运动之前,所用的建筑都是依据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建造的。19世纪末,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并开始在学堂教授,至此产生了中国近代的大学。1949年全国校舍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大多是教会和外国开办或资助的。文革时期,高等教育再次受到重创,校园建设急剧萎缩,原有建筑也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高等学校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由此可见,对于中国教育建筑形态的研究不仅是建筑史学的,也是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研究,也必然是有关中国教育形态之未来学的。 21世纪的教育建筑不可能只关注建筑本身的质量问题,还必须慎重考虑其环境质量及其潜在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性。中国近现代教育建筑形态研究旨在收集、整理百年来大学校园建设史料,及对高校新老建筑与校园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将其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的变迁体系化,为当代及未来教育建筑的设计与营造提供借鉴,建立起中国近现代教育建筑形态研究体系,藉以充实和补足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钢结构住宅已经走上了我国的历史舞台,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过去几十年中限制建筑用钢的政策,造成目前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存在
当今建筑学界,“全球化与地域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全球化进程对世界的建筑和城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遍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建筑文化与价值观念日益单一,世界建筑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建筑转角的形式,但并不偏重于对转角本身形式规律的研究,而是注重于对生成转角形态的设计方法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建筑转角形态生成的规律,并以此来对
学位
论文以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居住建筑设计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深圳为例分析了境外建筑师方案“本土化”过程中发生的影响和碰撞,试图归纳出这些作品的特色和问题。 第一部分
人们正处在中国以及其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犹如每个发展中国家与快速发展的城市一样,人们并没有时间去适应这些新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变化太快以至于无法理解这些变化
物质在时间进程中不断变化而具有时间属性。建筑材料作为用于建造的物质,其材质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改变了建筑形态、空间性质以及人的感知,这一过程构成了建筑材质的时间性。忽
该论文结合建筑交通空间的发展趋势,从空间复合性创作理念的分析入手,分别对建筑交通空间和复合理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复合性设计是现代交通空间创作的一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主要中心城市的人口集中和城市规模扩大,以高层住宅为主的小区开始出现并且快速发展。然而相对于我国高层居住区的蓬勃发展,对
中国传统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与官学并行的民间教育与学术研究机构,以传统儒学、程朱理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在教学研究中推动儒学、理学的发展成熟,见证着中国哲学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