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发现,细胞内某些磷酸化位点的激活对于病毒的复制过程是必须的,从而可能会成为抗病毒药物的靶点。对H1N1、H5N1、H7N2三种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2h后的细胞样品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检测到1326个在三种流感病毒感染样品中共存在的磷酸化蛋白质,其中明显上调的有34个,明显下调的有17个。对这些变化明显的蛋白质进行归类分析,发现这些蛋白质的种类包括先天性免疫、凋亡、代谢和转录等,其中STAT1蛋白是转录因子中唯一明显上调表达的蛋白。基于此我们想探索活化的STAT1蛋白是否参与病毒的复制及炎性反应,而不是仅仅作为IFN的下游效应因子?利用H5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感染剂量为1MOI,结果显示STAT1蛋白在感染后2h明显活化,在4-8h到达高峰,12h后明显下降至消失。同时检测攻毒后0-24h期间病毒复制及IFN-β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病毒增殖和IFN-β的表达持续升高。推测STAT1的重要生物学作用出现在病毒感染前期(0-12h)。化学性药物FLUD特异性抑制STAT1蛋白的活化后,病毒蛋白表达量降低,病毒粒子数目减少,说明病毒的复制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同时IL-6、TNF-α、 IFN-β、MCP-1和IP1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明显下降。药物时相学的结果表明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病毒复制的早期(≤3h),进一步研究发现p-STAT1参与的是病毒vRNA的合成。当使用STAT1特异性的siRNA时,流感病毒的复制受到了抑制,与FLUD结果类似。这一系列的结果证明p-STAT1蛋白参与了流感病毒的早期复制过程及炎性反应,并参与调节vRNA的合成。将FLUD作用于H5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体内,发现小鼠的大体存活率提高,且感染后3天和6天小鼠肺部的病毒含量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都明显降低。将相同剂量的H1N1、H5N1、H7N2三株流感病毒经滴鼻感染BALB/c小鼠,结果发现除呼吸系统典型损伤外三组小鼠小肠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禽源毒株H5N1和H7N2感染组,小肠上皮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扫描电镜图片显示这两个组的小肠微绒毛基本消失,人源毒株H1N1感染组小鼠仅有轻微的肠道损伤。小肠切片免疫组化和PCR结果显示,仅在肠道中检测到H5N1和H7N2流感病毒。SA受体染色显示,小肠中大量分布α2,3型禽源病毒唾液酸受体,而微弱表达α.2,6型人源病毒的唾液酸受体。三个感染组中小肠内的杯状细胞及s1gA等粘膜免疫组分在感染后3d和6d都明显上调。除H7N2感染组小肠中的CD8+T淋巴细胞上调外,其余感染组小鼠小肠内CD4+, CD8+T淋巴细胞都明显降低。这一些列的结果说明流感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小肠内结构损伤,并改变局部的免疫反应,从而可能会导致胃肠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