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华界都市中心空间形态的流变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ui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上海计划》(the Greater Shanghai Plan)<1>是近代上海最早,也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都市计划,对于都市计划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上海计划》及之后系列都市计划的实际运作,则对杨浦区乃至整个上海市区的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湾五角场更是见证了整个上海华界的都市中心初步形成和衰败的过程,在上海城市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笔者并不仅仅局限在对于都市计划个案的历史回放,相反地,本文将都市计划体系的变迁,放回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嵌入特定的制度脉络,将其视作都市计划在中国的移植与转化,并对都市计划的技术特征和运作模式进行考察,并重点关注其对城市空间演变的作用。上海的经验表明,虽然规划学科也存在相当的理性内核和客观规律,但都市计划从来不仅仅是纯粹的科学理念和技术措施,而是对政治、社会和经济变迁的一种回应。本文认为上海都市计划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相结合,形成的特殊模式是研究都市计划的钥匙,其中大型计划的提出和运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直到今天还在持续的发挥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模式的分析,为今日上海都市空间的发展提供借鉴。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言对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是《大上海计划》产生的时空背景;第二章分析《大上海计划》的内涵,对都市计划的主要目的、核心内容和技术特征,包括建筑设计的探索进行分析;第三章对《大上海计划》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城市空间的真实影响;第四章研究《大上海计划》之后,日据时期、抗战胜利后的都市计划和解放后城市规划的特征和运作模式进行研究;第五章,以史立论,对《大上海计划》的成败得失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聚焦新时期的江湾五角场,对这一历史上“都市中心”的空间遗产、及其未来走向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在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中,公众开放空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空间实体,它承载了千百年来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没有成熟市民社会的环境下,这种对公众开放的城
高校体育馆建筑因其独特的使用方式和建筑特点,使满足场馆能够进行低成本运营的节能设计,成为高校体育馆建筑设计的一个难点。然而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系统方法去评估节能设计,更
刘敦桢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是我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先驱者与开拓者之一。本文通过对刘敦桢先生教育实践历程的研究与考证,探索性的归纳、总结了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进,大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校园建设速度加快,节能需求与生态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
旅游环境建设是关系一个旅游地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旅游环境建设的科学规划.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的研究基础
历史建筑保护法规是从保护学理转化到保护实践的关键。本研究选择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地区--上海,香港,台湾--的历史建筑保护法规作为研究文本,围绕三地建筑遗产在保护法规层面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历史街区的课题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小鱼山历史街区是青岛老
炎热的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直接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室内过热或严重增加空调制冷负荷的主要原因。遮阳是夏季隔热最有效的措施,是夏季降低空调能耗的重要手段,也是避免阳光射
本论文是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把大城市环境作为研究范围,以“精明增长理论”、“分布式城市理论”以及“设计事理学”等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比
学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针对传统建筑研究的兴起,民居研究越来越注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本文以移民的角度来研究复杂条件影响下的两湖民居。全文通过对湘鄂交界地区民居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