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传统的翻译理论往往只强调译文与原文的文本对等和信息忠实,把语言的转换分析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一篇好的译文必须绝对地服从于作者和原文,译文之中不能够有任何译者的痕迹,这无疑使得译者处于一种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同时,译者的主体性也被抹杀和忽视。但随着翻译领域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翻译界中“文化转向”的开始,译者的文化身份才得以被正名和重视。翻译不是机械的转换和搬运,译者必然会对原文进行自我意识下的改写和重铸,这也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本文是在许渊冲诗歌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美学接受理论,以托马斯·哈代的诗歌为题材,以徐志摩的翻译为探讨点,以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为落脚点,旨在研究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以及其所起到的作用。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不仅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也兼顾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不可忽视的功效,其理论主要分为“三美”“三化”和“三之”。本文结合译者的经历和情怀,对徐志摩翻译的哈代诗歌做了较为细致的剖析,从而证明了诗歌翻译当中译者主体性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以理论点化实践,凭实践推导理论。文章通过对徐志摩汉译哈达诗歌中译者主体性的剖析,证明了诗歌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不可或缺,也体现出了其操作过程中对原文表达的创新,从而再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主体性的操控,同时也启发了关于诗歌翻译中新的思考,借此希望可以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略尽绵薄之力,也为诗歌翻译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