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田土壤碳氮变化及氮素对稻麦作物固碳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s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缓解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暖,对减排增汇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全球变化领域新的热点。对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提高土壤碳的固定与收集,不仅可降低环境压力,而且对粮食安全亦具极其重要的意义。清楚认识和客观评价我国农业土壤有机碳贮量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因,对我国制订合理的减排增汇措施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氮肥施用被认为是提高作物生物量和产量的最为有效的途径,而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氮肥的过量施用不仅导致其利用率下降,还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理解氮素营养与农业植被呼吸作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氮肥投入对作物固碳效益的影响,将有助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农业生态系统碳氮耦合研究的开展。 本研究目的是:初步阐明我国1980~2000年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变化,为制定耕地土壤管理政策、促进土壤碳固持和减少碳损失提供依据;以华东地区为例,初步阐明我国区域农田土壤氮贮量的变化,及与有机碳变化的关系;阐明氮素营养与作物呼吸作用的关系;探讨氮肥施用对作物固碳效益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和维普科技期刊网收录文献的检索,获得全国1993年以来关于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测定结果及演变趋势的文献,运用数据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探讨我国农田土壤碳贮量和区域农田氮贮量变化。试验研究则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氮素营养对作物呼吸作用和氮肥施用对作物固碳的影响。盆栽试验设定常规、不同施氮水平、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播种期处理。大田试验处理为不同施氮水平。本研究气样的采集和分析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作物呼吸系数(Ra,单位生物量呼吸作用的CO2排放量)通过逐步收割法获得。 研究结果显示:1980~2000年间占我国农田面积53%~59%的土壤有机碳呈明显增加趋势。华东和华北地区增加最为明显,东北地区呈总体下降趋势。20年间全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增加了408~546Tg,其中表土(20cm)增加量为311~401Tg。水稻土和潮土有机碳增加明显,黑土下降显著。20年来,我国农田水稻土有机碳增加230~297Tg,潮土增加68~73Tg,黑土减少62~67Tg。 1980~2000年华东区(不包括山东省)土壤全氮贮量增加了12.7~27.8Tg,其
其他文献
塞缪尔·贝克特是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获奖的代表作是戏剧《等待戈多》。其实,成为“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之前,他首先还是第一位重要的后现代小说家。在授奖辞中,诺贝尔奖
文章通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进行了分析,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深刻内涵。
概述对马氏体相变基本特征认识的进程 ,以及与马氏体相变密切相关的形状记忆材料的发展。对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动力学、晶体学、形核 -长大、非线性物理模型以及形状记忆效应
设计制作了一台便捷式数字示波器,能对小于20 MHz的任意周期的赫兹信号进行频率、幅值测量,同时也能对信号波形实时显示。该示波器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 VC33和可编程逻辑
<正>工程公司档案管理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不管工程的规模、大小或时间长短,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工程中产生的
新试制的ZDYZ 22/80电液执行机构,选用了国外先进的基础器件,液压系统增加了失电保护措施,实现了伺服放大器与执行器的一体化。采用该电液执行机构改造ZDYZ—100电液伺服调节
本文从法官和法院炮制虚假案件的实际案例着手,以其行为表现、类型特征、本质属性为研究重点,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和刑法理论,结合司法实践,通过对实际案例(个案)的剖析与
人类在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现阶段全人类共同进入了互联网新时代。在互联网旋风席卷下,众多的行业业态都发生了形式及内容上的改变,作为引领时
针对宝钢1220冷连轧机高速生产过程中的划痕问题,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在对划痕产生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引入划痕判断综合指标的概念,把划痕治理与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