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作品形象而真实地记录了现代中国特有的民性、民情、民俗、民魂,堪称现代中国人的“人史”。同时,这部“人史”又展现给我们一个异常丰富奇特的“动物世界”。大量描写动物,是鲁迅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里,“人”的思考和表现,常常是在与“兽”(动物)的关联和比照中进行的。“人”与“兽”往往不可分离,纠缠在一起。其中好大一部分动物都是作为文学意象而存在的,也就是说,鲁迅写动物,不是从动物学意义上来进行的,也不是单纯的艺术技巧的选择,而是联系着他对人的思考。通过考察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我们可以对他独特的人学思想、精神世界、艺术世界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对此,学界不是没有注意到,但至今还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讨。本论文有意弥补此种不足。日本学者丸尾常喜论析鲁迅小说中的“人”与“鬼”,成书一册《“人”与“鬼”的纠葛》,笔者不才,冒昧仿效,将拙文命名为《“人”与“兽”的纠葛》。 全文主体共八章,另有引言。第一章从鲁迅作品中择取十几个有代表性的动物意象来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疏理出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系统。所谓动物意象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象征、隐喻系统,它背后隐含着的是一个“人的世界”。按照动物意象各自所隐喻的人的思想意识、精神人格,这一系统大致说来是由以下两大对立的系列构成的:一是狼、猫头鹰、蛇、牛等,象征那些首先觉醒的现代知识分子,也即反抗传统和现实的精神界战士。二是狗、猫、羊、蚊子、苍蝇、细腰蜂等,象征那些维护传统和现实的现代奴性知识分子。总的看来,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一样,鲁迅通过动物意象的营造,也是“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只不过在营造动物意象的杂文创作中,他关注更多的是知识分子问题,而这样更能写出“灵魂的深”。 第二章至第四章,在厘清鲁迅笔下动物意象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从肯定性系列中择取狼、猫头鹰和蛇这三个与鲁迅精神个性联系最为紧密的意象来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对鲁迅精神世界进行一次探险。其中第二章分析鲁迅笔下的狼意象,从中我们认识到鲁迅的叛逆性、孤独感和复仇精神。第三章分析猫头鹰意象,鲁迅与猫头鹰都是属于黑夜的,鲁迅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他对黑暗的反抗上。他是“无声的中国”的呐喊者,又是一位参透了人生虚妄的孤独“存在者”。第四章分析蛇意象,鲁迅从童年起就在内心深处积淀了浓重的“恋蛇情结”,这潜在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从蛇意象,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不同流俗的独立人格、制敌于死命的刻毒以及冷酷的自审意识等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素质。 第五章是狗、猫、羊三种否定性动物意象的合论。鲁迅活画出社会上形形色色“狗”,其中他最厌恶的是“叭儿狗”。“叭儿狗”是狗的堕落、退化的极至。鲁迅恨之入骨,恰恰从反面说明了他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呼唤之真诚和热烈。比起狗来,猫更为鲁迅所憎恶。作为一种文学意象,猫与狗一样,也是那些具有奴性人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象征,如果说“狗性”活画出了他们依附权贵、摇尾乞怜的奴才相,那么“猫性”象征的则是他们内里凶残、外表公允的虚伪人格。羊,在中国是“奴隶”、“顺民”代名词,在鲁迅笔下浩浩荡荡竟奔屠场的胡羊正是这类形象,而作为“领头羊”率领羊群走向死地的山羊,却与狗、猫是同党。鲁迅对山羊意象的营造,重在揭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也就是他惯常所说的“帮忙”、“帮闲”、“帮凶”,总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第六章,在前几章动物意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文本细读和鲁迅的有关论述,考察鲁迅关于人与兽、人性与兽性关系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他的启蒙主义思想的构成和特色。可以看出,鲁迅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悖论:一方面,他对动物性、兽性是完全否定的,由此他挖掘出人类在文明进化中的蛮性遗留,上升到对“中国人乃是食人民族”主旨的表现,呼唤中华民族由野蛮走向现代文明。另一方面,他对动物性、兽性是肯定的,由此他寻找到柔弱的中华民族所需要的生命意志和强力,从而达到对钳制中国人精神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否定。鲁迅关于人与兽、人性与兽性的思考,是丰富复杂的,蕴含着观念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理想、现代主义与启蒙主义、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这正是鲁迅思想的魅力之所在。 第七章,从动物意象的营造出发认识鲁迅的思维特点和美学追求。鲁迅在创作中采取的最基本的方式是隐喻思维。鲁迅的思维富有深度,这使他笔下的动物意象意蕴深邃。反传统的自我文化选择,使鲁迅走向了逆向思维。在审美趣味上,鲁迅表现出鲜明的反传统的追求,动物意象是现代主义美学思潮滋润下绽放的一束“恶之花”,它散发着振奋人心的“力之美”的芬芳。 第八章,论述鲁迅营造动物意象与时代话语互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鲁迅进行动物意象营造的中外文化渊源。鲁迅受时代的启示,通过对动物意象在内的象征意象的创造,完成了关于一个时代也是关于一种文化的象征构建工作,并为之建立起它的现代式解读的诸多规则。鲁迅的动物意象营造?